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人类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会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这些改变对于妊娠维持意义重大。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定义为妊娠20周前连续两次或更多次流产,是大约3%的可育夫妇发生的妊娠并发症[1]。对于RSA尽管各种病因被认为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绝大部分复发性流产患者与免疫调节异常有关。考虑到维生素D(vitamin D,VD)的免疫调节特性,除了其在钙稳态中的关键作用外,最近发现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可能直接影响孕妇,并与特定的妊娠结局有关,如复发性流产、先兆子痫和妊娠糖尿病等。我们推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可能与维生素D水平有关,维生素D可能是解释复发性流产的免疫机制与其有潜在联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RSA患者70例作为病例组,自然流产次数至少为2次,孕周6-18周,年龄20-35岁。入组标准:(1)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均正常;(2)彩超排除生殖道器质性病变;(3)宫颈分泌物检查排除生殖道感染;(4)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查无异常,且无内分泌疾病史;(5)最近3个月内未应用内分泌或免疫调制剂及维生素D;(6)男方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另收集同期68例无任何不良孕产史,可以至少有1次正常分娩史的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组研究对象年龄、月经周期、孕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收集血液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绘制标准曲线,计算25-OH-V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浓度。以标准品浓度作横坐标,对应OD值作纵坐标,使用EXCEL绘制散点图,然后添加回归曲线(直线),并获得回归方程以及回归系数的平方。采用SAS9.2软件对分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注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不均等样品方差分析(GLM),计量资料均值采用F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比较对照组及病例组与25-OH-VD、IL-6、IL-10、TNF-α的相关性,探究复发性流产是否与维生素水平有关,及复发性流产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按照维生素D水平分组,探讨维生素D作为免疫调节剂与血清TNF-α、IL-6、IL-10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1.通过对照组和病例组血清TNF-α、IL-6、IL-10、25(OH)VD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病例组25(OH)VD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病例组血清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极显著,细胞因子IL-6、IL-10的P值>0.05,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IL-6、IL-10无统计学意义。2.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组分别对IL-6、IL-10、TNF-α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和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有关,随维生素D水平升高,且P值均<0.01,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极显著。结论:通过对照组和病例组血清TNF-α、IL-6、IL-10、25(OH)VD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病例组25(OH)VD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TNF-α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复发性流产与维生素D水平缺乏有关,孕期妊娠妇女补充维生素D是有意义的,同时孕期高水平的TNF-α会导致复发性流产。进一步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有关,TNF-α、IL-6、IL-10随维生素D水平升高而升高,且P值均<0.01,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极显著。可说明维生素D作为免疫调节剂其水平与妊娠结局有关,但对于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及联合维生素D水平及血清TNF-α预测复发性流产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