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青光眼病人服用泻肺利水散后眼压的变化,记录眼压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按照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理论及现实依据,明确该中药与青光眼眼压的关系,发掘并总结泻肺利水散治疗青光眼的规律及疗效,阐述该药治疗青风内障的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 方法: 搜集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青光眼病人52例(其中包括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22例,4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11例,17只眼;继发性青光眼病人19例,28只眼),共89只眼。该52例患者均符合此次临床观察的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在患者原来降眼压方案不变的基础上按要求口服泻肺利水散,服药之前按时测眼压1次,连续服药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分别按时测眼压1次,记录数值,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统计方法,将用药前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药后患者作为治疗组,利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分析数据,观察治疗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眼压变化情况。统计三种类型青光眼的有效率。 结果 对口服泻肺利水散治疗前后患者的四次眼压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服用该药后三种类型的青光眼眼压变化(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均有统计学意义。然服用该药后半个月与一个月、半个月与三个月、一个月与三个月的眼压数值比较,尚不能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种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搜集过程中,尚未发现该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有影响。 结论 服用泻肺利水散前后四次眼压数据分析表明该中药的确有降眼压的功效;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青光眼治疗后眼压均有所下降;治疗后半个月与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半个月与治疗后三个月、治疗后一个月与治疗后三个月的数值比较表明眼压下降不甚明显。三种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有效率比较说明该药治疗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有效率不同。因此可以断定口服泻肺利水散治疗青光眼,从短期来看有降眼压疗效,对于继发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均可以降低眼压。长期看来,眼压下降至一定程度后,下降趋势较前不再明显,维持平稳状态。由此说明长期服用该中药可以稳定眼压。截止目前,未发现该药有肝肾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搜集病人例数相对较少,观察时间比较短暂,若要进一步阐明其对眼压的长期影响,则需要临床更大样本量的观察统计,如此才最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