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美国诗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以及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她是美国诗歌传统写法的继承者和超越者,其诗歌用词精炼准确,诗风浑然天成,诗歌意向生动并且丰富。毕肖普一生中的众多时光都在旅行中度过,这种特殊的经历对其诗歌的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毕肖普共有九部诗集,这些诗集为她赢得二十多个奖项和荣誉:她曾获得1949-1950年美国“桂冠诗人”的称号;1956年她凭借诗集《南与北和一个寒冷的春天》获得“普利策奖”,而《诗集》和《地理III》则为她赢得1970年的“国家图书奖”和1976年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毕肖普并不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但在她为数不多的一百多首诗歌中,毕肖普倾注了她一生的经历和人生的智慧,包括她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类自身关系的理性思考。本文旨在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歌进行解读。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精髓在其作品中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体现。本文主体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着眼于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毕肖普在诗集《北方与南方》、《旅行的问题》中都涉及到对本国和国外自然风光的刻画和描述。她真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并多次在作品中流露出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表达出人最终将回归自然、实现与自然的统一这一主题。第二章强调毕肖普的女性意识。毕肖普在其众多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父权制的控诉和反抗,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对女性价值的追求。通过分析代表性诗歌《公鸡》、《有色歌手之歌》、《更冷的空气》等,本章将体现毕肖普是如何通过作品描写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以及最终实现他们之间的和谐统一的。第三章涉及毕肖普诗歌中种族平等的观念。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因此一名生态女性主义者是反对种族歧视的。最为一个白人中产阶级的知识女性,虽然难免摆脱不了白人身份和种族意识,但毕肖普在她的诗歌中没有过多体现出白人对其他种族的优越感,主仆关系也不完全是掌控与被掌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种族平等的观念,这是生态女性主义所积极倡导的。本文对这三章内容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虽然作者试图大量参考高质量的文献去准确把握她诗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但本文依然有自身的局限性。毕肖普除了诗歌之外创作了散文、书信,在这些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也有所体现,但本文仅仅局限于她的诗歌。在她一百多首诗歌中,本文也只是集中分析了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后可以在研究其作品的范围上再进行扩大。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形式之一,歇后语长久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然而国内以往对歇后语的研究多侧重于语言的表面形式或是歇后语的内部形式等静态模式,几乎没有涉及歇后语
介绍了TK聚合物砂浆的主要性能及适用范围,从基底处理、砂浆的配制、养护等方面阐述了TK聚合物砂浆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了施工注意事项,以推广TK聚合物砂浆的应用.
个体差异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均做过大量关于学习者因素的研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探讨各种学习者因素和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记录,是中国文化传世经典。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道德、政治、哲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
短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往往被世人所忽略,殊不知此类文学作品更能彰显作家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更能体现文字的张力。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对人性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