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的多元阐释与跨文化建构——以《论语》文化成分的翻译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记录,是中国文化传世经典。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道德、政治、哲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阐释和翻译,然而结果各异。本文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依据,研究《论语》的多元阐释与跨文化建构,以探讨典籍翻译的本质和意义。 阐释学作为一门对意义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与哲学,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阐释学对于翻译研究的关照主要表现在:理解是历史的,对文本的理解应当从历史性出发;文本意义具有开放性,允许多元阐释的存在,因此文学作品的重译具有必要性;理解者和文本都具有各自的视阈,理解应将两种视阈交融在一起,达到“视阈融合”;译者应努力接近原文本的初始视阈,从而领悟作者本意。阐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就是阐释的循环过程,它始终受到翻译主体的前理解和历史性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不同译者的不同阐释使得原作保持生机。这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基于此理念,作者选取了《论语》不同时期四个优秀英译本(理雅各,辜鸿铭,安乐哲和丘氏兄弟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译者在其文化成分的不同理解的对比研究,分析文化成分在译语中的多元阐释与意义建构,旨在为典籍翻译研究提供多维视角。具体来讲,本文对《论语》文化词语分类整理,尤其是对三个相互关联的儒家核心概念“仁”,“礼”,“天”进行梳理,并对这些词汇相应的不同英译文做比较研究。首先从训诂学角度观察文化核心词在汉语中的历史轨迹,把握这些概念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涵义,然后研究语际翻译。通过比较四个译者的不同理解和翻译,从词源、文化以及哲学角度考察相应译文在目的语中的意义重构和价值疏离,从而解析导致译文多样化之原因。接下来,作者从宏观视角考量翻译活动中的视阈要素,说明翻译过程始终受到翻译主客体视阈以及历史性的影响,相应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目标视阈也随之变化。总之,翻译是文本、译者和读者视阈融合的结果。最后,作者在四个译本基础上总结出典籍文化翻译的五种方法,同时简要论述了译本意义和影响。典籍英译多样化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挖掘和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使译语读者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使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平等对话。 总之,本文将哲学阐释学引入典籍翻译研究,分析跨文化多元阐释现象并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和原因,这将有助于拓宽学科研究领域,获得跨学科的交互视野,促成学科整合融通。
其他文献
菲利普·罗斯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的犹太裔代表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描述了美国犹太人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罗斯在美国犹太文学中
针对单舵控制导弹舵角在大攻角下易饱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双舵控制导弹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模糊滑模方法.分析具有鸭舵/尾舵结构导弹动力学特性,建立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利
本论文所关注的,是20世纪西方批评思想中以尼采为先驱的、从修辞的角度对语言的性质本身、以及进一步对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深刻、彻底的反思和重新审视。基于
学位
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形式之一,歇后语长久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然而国内以往对歇后语的研究多侧重于语言的表面形式或是歇后语的内部形式等静态模式,几乎没有涉及歇后语
介绍了TK聚合物砂浆的主要性能及适用范围,从基底处理、砂浆的配制、养护等方面阐述了TK聚合物砂浆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了施工注意事项,以推广TK聚合物砂浆的应用.
2005年12月13日。沈阳。辽宁刊授党校第十九次教育长工作会议在党刊大厦召开。来自沈阳、大连、鞍山、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铁岭、朝阳、盘锦、省直工委、讲师团、
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健康的公共事业单位。近几年来,新领导班子在资金状况
1976年春天,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使“四人帮”惊恐万状,胆颤心惊。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间,总是他们在
个体差异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均做过大量关于学习者因素的研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探讨各种学习者因素和语
介绍了邯钢经营大楼集中空调控制系统的划分,阐述了防排烟系统、冷冻水系统的控制原理,论述了制冷机理、制冷系统群控的方法,指出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及智能建筑将得到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