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1、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0例NSCLC患者、19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及22例健康人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趋势卡方检验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CK19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2、对NSCLC患者进行随访,分组统计分析手术治疗患者及晚期患者外周血CK19mRNA表达与无病生存率、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关系,并采用COX模型对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3、以SPC-A1肺癌细胞株CK-19mRNA表达水平为参照,监测4例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癌细胞数相对变化,初步探讨其作为早期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结果 1、110例NSCLC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表达率为56.4%,高于良性肺疾病患者的5.26%(χ~2=16.932,P<0.001),而22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均无CK19mRNA表达,NSCLC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而呈增加趋势(χ~2=4.768,p=0.029)。2、45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CK-19mRNA表达阳性者术后一年和二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和34.3%,而阴性者分别为76%和64%。阳性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8个月,少于阴性者的27个月(Log Rank值=4.07,p=0.04)。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化疗的周期数、临床分期和CK-19mRNA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时间的主要因素。而在晚期患者中,外周血CK-19mRNA表达对其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影响(Log Rank值=0.7337,p=0.7338)。4、化疗疗效为部份缓解(PR)的2例患者,其外周血癌细胞相对数量由化疗前的28个和22个/mL降到化疗后的6个和5个/mL,而疗效为进展(PD)的2例患者,外周血癌细胞相对数量无明显改变。初步表明,外周血癌细胞相对数量的变化可反映治疗效果。 结论 巢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CK-19mRNA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并有望成为早期评价疗效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