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生物标记物、肿瘤出芽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肠癌生物标记物与预后的关系,以及肿瘤出芽结构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的77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大肠癌生物标记物与预后的关系分析。纳入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116例术后辅助大肠癌患者进行肿瘤出芽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收集77名晚期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肿瘤组织样本DNA;应用二代测序原理(即边合成边测序)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从而获得患者肿瘤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收集116例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标本,应用苏木素或HE染色方法确认肿瘤出芽的病理资料。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基因状态进行分组,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术后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肿瘤出芽结构进行分组,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基因状态与OS的关系以及肿瘤出芽结构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77例患者进行多基因检测分析,突变频率占前6位的基因分别为RAS(42.9%)、APC(41.6%)、TP53(29.9%)、PIK3CA(13.0%)、MLH1(7.8%)、EGFR(3.8%),6种基因状态与预后无相关性(P值均>0.05)。  将116名大肠癌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肿瘤出芽分为肿瘤出芽、无肿瘤出芽和不详3组。分析肿瘤出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478)。  结论:晚期大肠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大肠癌患者常见的突变是RAS、APC、TP53、PIK3CA、EGFR、MLH1基因突变,但这些基因突变频率与预后未见显著相关性。术后辅助大肠癌病理结果显示,43%的患者存在肿瘤出芽,但其与预后未见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生活情境教学法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当下,教师应当积极研究生活情境教学的运用策略,并将之与
本文首先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之后阐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以赛促学,以
儿童歌曲以富于人文文化、童真意趣以及鲜明的节奏感而经典不息.在进行儿童歌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年级学生还处于童真幼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绘本阅读开始涉入英语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新鲜感,但是我国绘本教学起步晚,英语教师对其缺乏教学经验,所以本
本文以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作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和初中英语教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等几
思维导图是一种对零散知识的整合,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对自己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在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地合理应用,可以使教学和复习更加高效.
留守儿童是国内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也是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群体之一.在新形势下学校把德育工作的重点逐渐向“留守儿童”转移.对于社会的建设而言,德育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