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在反射声波测井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前逆时偏移是基于双程波波动方程进行全波场计算,以实现对井旁复杂地质构造进行成像的技术。该方法保留了波的矢量特征,受地下构造倾角的限制相对较小,能够为任意复杂的地层模型和小的地质构造体提供准确的成像结果。将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反射声波测井中解决了现有的声波测井技术难以对井旁复杂的地层构造成像(如裂缝、大倾角构造等)这一难题。本文旨在探索叠前逆时偏移技术的成像效果及影响因素,并与F-K偏移进行成像效果的对比,对这种技术应用于声波测井中做进一步讨论,为今后的具体应用做出准备。首先,推导了二维声波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公式,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各地层模型的正演模拟,通过模型正演对影响该方法网格频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很好地消除了边界处反射波的影响,为之后的逆时偏移方法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再利用叠前逆时偏移技术与F-K偏移技术分别对地层模型进行模拟成像并得到成像剖面。设计多层水平层状和倾斜层状均匀介质地层模型,以观察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在简单地层中的成像效果及当地层界面增加时,对多层界面的成像精确度;设计不同倾斜程度的断层模型及地垒、地堑模型,以模拟当地层倾角逐渐变大时,叠前逆时偏移技术的成像效果;设计尺寸极小的地质异常体模型,以模拟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对小的地质构造体的成像效果;还设计了同种模型下声源单次发射与多次发射的情况,以观察该方法的在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效果。此外,利用F-K偏移技术对所有模型成像,分析比较叠前逆时偏移技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相对F-K偏移来说,逆时偏移技术拥有更高的成像精确度,受声衰减影响较小,多层界面也能清晰成像,并且对小的地质构造体也有良好的成像效果。但该技术计算时间长,效率低,对存储策略的要求较大,也会受到入射角度、低频噪声及反射波能量的影响。总体来说,逆时偏移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要借鉴地震偏移方法,应用于测井中时,还需根据测井数据结构做出相应调整。另外,提高该方法的计算速率依旧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油藏模型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研究工具,对于剩余油预测和钻探压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油藏模型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资料信息。而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可以实现油藏从静态描述到动态表征的转变,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因此结合时移地震能够更好的进行剩余油预测和油藏动态描述。本文为探索时移地震在油藏模型中的应用,通过岩石物理建模、油藏模型正演以及时移地震反演的方法来展开研究。首先,针对安哥拉A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充分的挖掘地震数据中蕴含的地层、岩性和流体等信息,是地震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以地震属性理论研究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地震属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地震属性的分类与提取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分析和研究了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为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的
管道运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运输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方式,长输管道是由大量钢管或管件通过焊接形成的环焊缝连接而成,因而环焊缝是长输管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焊接技术的限制和现场施工环境的影响,环焊缝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不等壁厚管道环焊缝焊接时尤为严重。本文以不等壁厚管道对接环焊缝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焊接方式为内错边,经削边过渡处理的内错边和外错边的平面轴对称有限
高含气性和高地层压力是页岩气储层的两个重要的“甜点”特征。含气性高低直接影响着页岩气区块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而页岩气含气量主要由较少吸附气和大量游离气组成,因此对吸附气和游离气含量进行估算很重要。考虑到地层压力是页岩含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同时在现今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压力预测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页岩气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与页岩气含量的关系,明确了TOC
本文主要研究成品油管道泄漏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与影响范围。首先选择典型汽油管道泄漏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完整的情景构建,使用FDS软件对灾害情景进行建模,模拟液池燃烧的全过程,分析其火焰和热辐射伤害范围,将模拟得出的伤害范围与事故调查报告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FDS软件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随后利用情景构建的方法,结合我国成品油管道的特点,构建典型具有高程差成品油管道的事故情景,分析事故后果并研究液池半径
随着国内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加深,普通的构造油气藏勘探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致密砂岩储层开始走进研究者的视野。我国致密砂岩储层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而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鄂尔多斯盆地中苏里格地区的致密砂岩储层,但是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空间小,微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薄互层发育,所以储层衰减影响因素复杂,需要结合不同的储层参数和流体性质进行分析。本文先以介观尺度下的Wh
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天然气的运输储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为天然气储存与调峰的工具,地下储气库的重要性日渐上升。目前全球建造运行的地下储气库中,大多数为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我国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30年,我国地下储气库的有效工作气量需达到350亿立方米。截止目前,我国有效工作气量仅为100多亿立方米,急需建设一批大型储气库,近年来我国在建及规划储气库数量不断增多,安全运行风险逐年增
Z油田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钻井时钻井液密度大、矿化度高,钻井液浸泡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目的层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利用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结果无法确定储层特征并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本文首先对阵列感应HDIL仪器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了储层被侵入情况下,HDIL仪器的响应结果,结果显示深探测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以反映储层真实情况;为解决钻井液矿化度较高、浸泡时间长等影响深探测测量结果的问题,建立了泥饼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勘探开发,针对致密砂岩油气储层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流体赋存状态表征和束缚流体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对于致密砂岩油气储层评价、产能预测和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致密砂岩地质成因类型丰富,所含矿物种类多变,储层岩石微纳米孔隙发育较多,岩石内部孔隙结构复杂,使得常规的岩石物理实验方法响应特征不明显,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核磁共振方法通过直接探测孔隙介质中的氢原子核得到岩
核磁共振测井能够精准有效的获取地层岩石物理信息,进行流体识别定量评价,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地球物理测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为了应对复杂油气藏空间上非均质性问题,采用阵列天线进行方位探测成为核磁共振测井发展的趋势之一。井周扫描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为了实现对地层周向、径向、轴向三维探测,需要利用与磁体匹配的阵列天线来进行井周分扇区扫描。在测井仪探头阵列天线测试过程中,线圈阵列之间的耦合效应对天线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