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HBeAgp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与肝活检组织病变特征的关系,探讨不同中医体质所蕴含的免疫功能状态,从中医体质可调性方面入手,对今后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提出一些设想,为无症状型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作出补充,也为慢性乙型肝炎“治未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99例HBeAg阳性CHB患者,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体质调查,根据转化分数对体质类型做出判定,并收集临床资料,运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及与肝活检组织病变特征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HBeAg阳性CHB患者299例,所有患者的中医体质频数分布为湿热质(26.8%)>气郁质(23.1%)>阴虚质(12.7%)>平和质(10%)>痰湿质(8.7%)>阳虚质(8.4%)>气虚质(5%)>血瘀质(4%)>特禀质(1.3%),以偏颇质为主。2.不同体质类型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与HBeAg定量、HBV DNA载量分类的关系:血清 HBeAg 定量(Χ2=15.966,P=0.043)、血清 HBVDNA 载量(Χ2=15.814,P=0.045)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HBVDNA载量的增高,湿热、气郁体质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逐渐增加。3.不同体质类型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与肝功能、AFP的关系:血清ALT水平(Χ2=20.736,P=0.008)、AST 水平(Χ2=25.589,P=0.001)、TBIL 水平(Χ2=17.089,P=0.029)、DBIL 水平(Χ2=22.808,P=0.004)、GGT 水平(Χ2=21.570,P=0.006)、ALP水平(F=3.112,P=0.002)、AFP 水平(Χ2=19.559,P=0.012)水平在 HBeAg 阳性 CHB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HBeAg阳性CHB患者的各中医体质类型与肝活检组织病变特征的关系:本研究的肝活检组织病变特征的炎症分级主要以G1-G2为主,纤维化分期主要以S1-S2为主,且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分级(G)(Χ2=33.484,P<0.001)、纤维化分期(S)(Χ2=36.979,P<O.001)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平和质的炎症分级主要分布在G1-G2,纤维化分期主要分布在S1-S2;气虚质的炎症分级主要分布在G2,纤维化分期主要在S1;阳虚质的炎症分级主要在G1-G3,纤维化分期主要在S1;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的炎症分级主要在G2-G3,纤维化分期主要在S1-S2;血瘀质的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分别以G2-G4、S3-S4为主。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且以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其中CHB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肝活检组织的病变特征、HBVDNA载量、HBeAg定量、肝功能、AFP具有一定关系,肝脏炎症程度较活跃的CHB患者的体质类型以“阴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为主,纤维化分期较重的CHB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湿热、血瘀”为主。提示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的CHB患者其免疫状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