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抑郁的认知理论认为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导致抑郁症发作、维持和复发的重要因素,这与个体难以从消极刺激中脱离有关,也使得个体难以采用更具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此外,认知控制的缺陷被认为是消极的注意偏向的基础,其中,转换功能使得个体的注意得以在刺激或任务间进行转移,对情绪调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注意偏向的研究促进了注意偏向训练的发展,即通过认知偏向的改变对抑郁个体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在目前研究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的认知理论认为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导致抑郁症发作、维持和复发的重要因素,这与个体难以从消极刺激中脱离有关,也使得个体难以采用更具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此外,认知控制的缺陷被认为是消极的注意偏向的基础,其中,转换功能使得个体的注意得以在刺激或任务间进行转移,对情绪调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注意偏向的研究促进了注意偏向训练的发展,即通过认知偏向的改变对抑郁个体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在目前研究中,注意偏向训练显示出混淆的结果,本研究拟探讨奖励对注意偏向训练的改善作用,在实验1中使用任务转换范式探究奖励对转换能力的影响,在实验2中将奖励与基于点探测的注意偏向训练相结合,以增加注意偏向训练的效应。实验1中,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对转换任务的影响,采用3(组别:临床组,亚临床组,对照组)×2(条件:奖励,无奖励)×2(任务类型:一般性转换,情绪性转换)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对任务类型和奖励条件的比较探究奖励对抑郁个体转换表现的影响。实验2中,对比奖励注意偏向训练组(n=20)与无奖励注意偏向训练组(n=20)的效果,采用点探测范式对被试进行两周6次的训练(90%的探测点落在中性刺激后面),在前测,训练后一周,后测及半个月后的追踪进行注意偏向评估(使用点探测与空间线索范式),同时进行症状的评估,以探讨注意偏向的改变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一中,三组的奖励均显著加快了对任务转换任务的反应;在实验二中,注意偏向训练后,两组均在点探测范式中表现出注意偏向的显著变化,且负性注意偏向的改变导致了抑郁症状的减轻,此外,没有发现对空间线索评估的迁移效应。奖励组与无奖励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奖励无法对注意偏向训练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1.区位概况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冬训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位于北京首钢园区北区,属于首钢老工业区改造项目。原址为首钢动力厂5锅炉及输煤、职工宿舍区域,通过对精煤车间等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建设速滑、花滑及冰壶3座国家队训练馆,并在精煤车间北侧新建1座冰球训练馆,同时配套首钢秀池智选假日酒店(原运动员公寓1—4#)、网球馆及停车场设施和商业设施。
实验教学是符合国家课程计划方案及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重点教学内容,是达到本专业目标而达到本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和加强了物理课堂的实验教学,增强了实验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吸引力,提升了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仅可以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愿望,更可以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逻辑思辨能力,还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基本
国家日益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建构高质量且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当务之急。必须要关注和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和生活状况,才能使教师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进而巩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现状,以及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和
招生入学政策直接关系着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从起点上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招生入学政策的改革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和进程。作为保障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基本措施,就近入学一直是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一项政策,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的发展,就近入学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衍生了诸如“择校热”、天价“学区房”等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是人类认识事物与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通俗来讲,隐喻就是人们利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与之有相似特征的抽象事物,使得人们在理解概念时更加简单明了。随着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研究者们不再只关注隐喻的语言层面,而是更为深入地从认知层面探究隐喻深层次的心理机制。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抽象概念,在道德认知的研究中发现大量隐喻现象的存在,如道德空间隐喻(道德处于高或上的空间位置,
社会情绪能力是个体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有效地识别和管理自身情绪和行为,遵从社会规则并进行恰当互动交往的能力。0~6岁是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早期筛查和评估能尽早推进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更佳的教育成效。《评估、评价及干预计划系统》第三版(Assessment,Evaluation,and Programming System 3rd,以下简称AEPS-3)是一
初中的科学类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初中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教科书是课程开展的重要媒介,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科学类教科书对有效开展科学类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插图是教科书的第二语言,初中科学类教科书中包含多类型、多功能的插图,其中实验插图是能够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推理的功能性教学插图。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工作记忆模型、认知负荷理论、
乐府诗是一种诗乐舞一体的表演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主要包含“解”、“解曲”、“趋”、“艳”、“乱”、“送声”、“和声”共七项内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些音乐结构术语做了很多研究,但众说纷纭,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解”与“解曲”。“解”与“解曲”并非同一事物。“解”本意为“分解”,最迟不晚于《逸周书》时已具有分解篇章的意义和作用,可理解为“篇”、“首”等意义。“解”是
数学理解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面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的桥梁,但目前尚未形成专门测量平面向量数学理解水平的工具。据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参照顾泠沅团队的数学理解水平分类框架,以平面向量为内容载体,将数学理解水平分为四个层次(记忆性、算法、解释性和探究性)。在此基础上开发测试工具并对高二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进行测评。本研究从平面向量的代数部分、几何部分和综合应用三方面出发,
情绪信息属于面孔中的可变信息,种族信息属于面孔中的不变信息。面孔识别的分布式模型认为,可变信息与不变信息在加工机制上存在差异。以往研究表明,情绪信息在非注意状态下可以自动加工,而种族信息的加工是否受注意调制还存在争议。从进化意义上来说,情绪信息和种族信息都可以独立作为威胁信号而存在。那么,情绪信息与种族信息在注意捕获的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结合视觉搜索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