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在我国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河南省地处中原,在校生全国最多,探究其校园欺凌情况对我国校园欺凌的总体状况可窥一斑。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以及教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校园欺凌的现状实施大范围实地调研,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统计,结合矩阵评估方法,探究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管理机制设计。首先,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校园欺凌的文献研究,从校园欺凌的内涵、成因、行为类型和风险感知四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其次,概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在传统矩阵评估方法的基础之上扩展了新的评估方法;最后,对河南省校园欺凌进行地域分布、男女比例、行为类型、起因表现、应急处置特征分析,并在乘法矩阵和除法矩阵评估方法的基础之上,对河南省不同学段校园欺凌的严重性以及学校教师对校园欺凌的感知度进行评估,以此探究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整体情况和当下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区域较为普遍,且男性被欺凌者比女性偏高;语言文字欺凌在中小学校园欺凌中最为常见;多数被欺凌者不知为何自己被欺凌;被欺凌者会选择老师作为求助对象。相对于高中来说,小学、职业高中、初中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较大;教师对校园欺凌的感知度低;校园欺凌程度与教师感知度之间呈现“错位”现象。基于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研究结果,为学校防控校园欺凌提出一套相对可行的机制设计方案。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评估方法和研究实例的创新,一方面,将传统矩阵评估方法进行扩展,并将扩展的方法应用到不同学段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评估以及教师感知度评估当中;另一方面,目前为止还未有学者对河南省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大范围的实地调研。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够为社会公众了解校园欺凌提供资料,为校园欺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