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谷胱甘肽调控过氧化氢信号的机制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大量的研究认为活性氧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到植物与环境挑战的各种生物过程中。拟南芥光呼吸产生的过氧化氢诱导谷胱甘肽和一氧化氮的积累,并通过激活水杨酸信号通路在防御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但是,联系植物细胞内谷胱甘肽和一氧化氮,共同调控H2O2诱导的水杨酸信号途径的重要因素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因此,本研究以拟南芥cat2突变体作为重要的遗传材料,研究GSNOR1突变对H2O2诱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表明将gsnor1-3突变引入cat2背景,会提高亚硝基硫醇水平并消除cat2触发的细胞死亡和水杨酸积累,但不改变氧化胁迫状态。进一步分析cat2 cad2和cat2 pad2突变体,发现谷胱甘肽的缺乏会导致高水平的SNO,并抑制GNSOR1的活性。利用生物素转换技术分析体内和体外的亚硝基化,发现在谷胱甘肽存在下,GSNOR1亚硝基化减少,酶活上升,表明GSNOR1以依赖谷胱甘肽的方式通过脱氮作用进行翻译后调节。另外,TRXh5作为另一种重要的脱亚硝基化酶,在依赖SA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但是,谷胱甘肽与TRXh5相互联系调控H2O2信号传递被报道得很少。通过分析突变体和转基因植株的生理状态,发现trxh5和pad2双突变会抑制SA积累和PR基因表达,并且TRXh5过表达在cat2体内促进氧化应激,而在cat2 pad2体内没有变化,表明TRXh5的功能发挥依赖于谷胱甘肽,从而促进氧化信号传递。进一步研究谷胱甘肽和TRXh5的相互作用,发现谷胱甘肽通过调节TRXh5的亚硝基化状态,进而影响H2O2的信号传递。因此,我得出结论,谷胱甘肽介导的GSNOR1和TRXh5的脱亚硝基化是激活H2O2诱导的水杨酸信号的关键因素,并且谷胱甘肽是维持GSNOR1或TRXh5的生物功能所必需的。
其他文献
论文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以及单一材料的性能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出发,选择具有宽带隙的单层三硒磷镁和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的过渡金属双硫族化合物构成二维范德瓦尔斯异质结,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性的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在光催化剂方面的应用潜力,以及缺陷和空位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两部分:1.研究二维XY2/Mg PS
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因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质而被广范应用于光电子器件与能源技术领域。不同于二硫化钼(MoS2)和二硒化钼(MoSe2),硫硒化钼(MoSSe)层状结构打破了面外的对称性,表现出了更加独特的力学、电磁学和力电耦合性质。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关于MoSSe结构电子及力电耦合性能的研究尚不全面。为了进一步促进MoSSe结构在微纳米电子电器件中的应用,本文围绕该层状结构,采用第一性
3-氧-异色满-4-酮骨架是分布于许多天然产物及药物活性分子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具有该骨架结构的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药理特性,比如抗氧化性、抗肿瘤性及抗菌活性等。但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羰基α位烷氧基化反应研究甚少。因此基于与氧原子相邻的C(sp~3)-H键的氧化活化,本文采用铜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来有效地实现区域选择性氧化反应,从而生成3-氧代-异色满类化合物。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本文以湖北云安矿为原料,采用一步两段式工艺,第一段以传统硫酸浸提工艺制备CaSO4·2H2O,第二段改变工艺条件,以常压酸化法制备CaSO4·0.5H2O。重点研究第二段硫酸浓度、磷酸浓度和反应温度作为控制因素,采用单因素法探究工艺条件对于二水转晶制备短柱状CaSO4·0.5H2O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段反应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85℃,硫酸浓度24wt%,液固比1.5:1,反应时间4h,制备出片
现阶段采用的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仅显示所采集的数据,并未挖掘数据的深层次信息,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分析数据之间隐含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管理以及车辆的进一步研发,将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的构建,运用Java语言实现系统功能,在功能上保留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定位、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并将数据挖掘技术与监控管理系统相结合,以监控管理系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作为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航天航空、全球卫星定位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波电子元器件正朝向高频化、小型化、超低损耗和温度稳定性方向发展。因此新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除了需要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接近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以外,还需要有超低的介电损耗,以满足微波电子设备在毫米波频段下的工作要求。本文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温度稳定的Sr2Ce0.665Ti0.335O4(S
Ti3SiC2陶瓷因具有金属和陶瓷的双重性能,在自润滑材料、核反应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结构功能材料,Ti3SiC2陶瓷的硬度和力学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通过材料连接来实现复杂形状部件的制备。因此,提升Ti3SiC2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并发展可靠的陶瓷连接技术对于促进其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利用添加相B4C和Si与Ti3SiC2之间的原位反应,在T
饮食能量摄入过剩会导致机体脂肪沉积,并最终诱发肥胖以及相关的代谢疾病。作为一种高度酸化的细胞器,溶酶体活性经典地被与细胞内失功能物质的降解相关联。此外,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溶酶体也参与了饥饿期间的营养感应和相关能量代谢。然而,在线虫脂肪沉积中,溶酶体活性是否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来研究溶酶体活性
微生物生物被膜是细菌与物体表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膜状结构,这种特殊结构能为细菌提供保护。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仅是病原菌对宿主机体致病的关键,也是益生菌被赋予益生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作为典型的益生菌,不具有免疫原性能够被人体很好的耐受,对多种类型的肠道疾病都具有防治的作用。EcN具有良好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物被膜的形成极大的促进了EcN在肠道粘膜中的长期持久性定殖
铌酸钠陶瓷(NaNbO3:NN)作为一种典型的无铅反铁电(AFE)陶瓷,具备丰富的温度诱导相变过程。通过组成设计来调控其相结构,可以获得优异的机电性能。之前对N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结构的演变及其应变特性,对于NN反铁电的储能应用研究较少。本文以铌酸钠为基体,通过组成设计调控NN的相结构演变,从而获得了良好的铁电、压电性能。同时,通过众多测试手段,深入的探讨了相结构对其储能性能和压电性能影响的内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