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媒介形象解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剩女”作为汉语新词汇进入公众的认知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以“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为特征的未婚女性群体,“剩女”成为大众媒介的关注焦点,并在周而复始的议题设置和形象建构中被不断的刻板化甚至妖魔化。本文以“剩女”的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和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大众媒介对“剩女”形象的建构。首先,本文对“剩女”的概念进行界定,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探讨并剖析了“剩女”存在的社会土壤,指出“剩女”群体是在城市化发展、法定婚龄攀升、择偶梯度影响以及多元化婚恋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然后,笔者以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传统报刊《新京报》、门户网站人民网以及“剩女”题材影视剧,对“剩女”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行考察。通过研究分析2006年至2011年间与“剩女”有关的媒介报道,笔者发现,“剩女”的报道量连年递增,已成为大众媒介的重要议题。事实上,大众媒介正是通过广泛提供“剩女”信息以及优先安排相关议题,潜移默化地使“剩女”进入公众的视线。同时,笔者以类型学为基础,粗线条地归纳了媒介在建构“剩女”形象时所着重塑造和突出的“物质型”、“挑剔型”和“追爱型”三类“剩女”形象。再者,笔者在传播学和社会学两大框架下审视了媒介建构“剩女”形象时所出现的偏差。从传播学视角来考量,大众媒介运用手中的文化权力与话语资源,借助各种媒介文本促成公众对“剩女”的印象存储,并最终积淀为刻板印象。在电视相亲节目中,媒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以迂回和隐蔽的方式将自以为占据了话语优先权的“剩女”群体置于赤裸裸的“男性凝视”下;在形形色色的网络论坛中,“剩女”被男性网民赋予道德贱名的标签,其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从社会学视角观之,“剩女”一词隐藏着强烈的男权思想,它单纯以一个女人是否拥有婚姻来衡量女性的价值。以男权意识为主导的大众媒介对“剩女”进行规制,力图让“剩女”重归男性话语的社会规范中,并且,数量上明显超过“剩女”的“剩男”却成为媒介报道的盲点,这种巧妙的选择性凸显与遮蔽也恰恰证明了男权文化的主导地位。最后,回到媒体与社会的语境中,大众媒介所建构的“剩女”形象同“剩女”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偏差不仅造成了“剩女”的抵触情绪,还引发了年轻女性的自我认知危机。同时,由于受制于其商业性的本质,媒介在呈现社会问题时往往会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将严肃问题娱乐化来刺激公众眼球,对于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媒介必须正视其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平衡、客观的媒介议程来报道“剩女”现象,从而促进两性平等,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其中广西田林县
目的观察芪薯糖骨汤对糖尿病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耐受性。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1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主要采用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给予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风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的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学风作为支撑。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本文
目前在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机动车税收项目仅限于车辆购置税和燃油税,征收对象也只针对机动车所有者,对于机动车生产企业和机动车燃料提供商并没有涉及,在这些领域实行税收
对电网覆冰灾害进行了分级预警模型的研究,采用图像检测法测得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实时数据,以此为约束条件,采用聚类算法计算出输电线路的综合覆冰厚度,针对不同的覆冰厚度,
在不少语文教师还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苦于无计可施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界还为学生厌恶语文学习、逃避语文学习现象深深困忧的情况下,杜郎口中学出现了。在杜郎口中学的语文
近些年来,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均被倡导和强调。在批判性思维被视为人类发展必备能力之一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英语专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现代科技的重任。硕士研究生群体也是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后备军,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发
自新课改实行以来,全国统一课标,但是教材版本却是多样化的,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诸多困扰。整合4种版本教材,共同涵盖和散发的多层次、多视角、多类型、多维度
文章首先介绍了冀中能源集团实施OA系统的背景及定义,着重从OA系统的实施策略、OA项目实施经验总结、实施效果和体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规范化集团系统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