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模式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小学生的放学时间与双职工家长下班时间之间存在时间差,家长因工作原因无法在小学生放学后立即提供安全看护,从而催生一个社会现象,即“三点半难题”。同样,小学生在周末、寒暑假期间与家长工作时间也无法做到完美衔接,即双职工家庭小学生课后看护难的问题。目前看来,仅依靠学校教育资源不足以缓解这一难题,但小学生课后看护的需求日益上升。因此,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在社区内开设托管服务来缓解双职工家庭子女看护难题。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在学校之外的时间,即平时放学后、周末、寒暑假等,政府及社会力量如何做好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从健全儿童福利、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视角出发,如何进一步完善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使小学生在社区便能享有制度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托管服务。本论文的切入点是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以儿童福利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社区治理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构建了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模式。同时,通过对浦东新区小学生家庭的358份问卷调查,获得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的需求调查的一手数据,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国外儿童社区托管服务的经验借鉴,对完善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模式提出对策:明确政府的责任范畴,发挥引导作用,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扩大社会组织参与,培养专业化人才,丰富托管服务内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鼓励居民参与决策,组建志愿者队伍,扩大社区托管服务覆盖面;整合各类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估、监管体系。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模式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使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共同承担履行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的责任,使健全儿童福利制度,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以缓解双职工家庭子女的看护难题。
其他文献
中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怎样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觉得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场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个课题的研究我校非常重视,存我校子课题,《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数学也是一种“表达世界”(从根本上说是“表达思维”)的语言。因此,“听说读写”不应该仅仅是语文课堂和英语课堂的“专利”,数学课堂也应该帮
患者,女,30岁,因畏寒、发热2周,剧烈腰痛1周于1998年1月入院。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党畏寒,低热37.5℃左右,食欲减退,因精神状态较好,未诊治。1周来前述症状加重,出现发作性寒颤,高热达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街舞运动快速发展,街舞以其时尚、热烈、奔放、张扬的个性深受广大青年的热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9月16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宣布成立中国舞蹈
学生的“问题意识”通常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政治课新课标教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这一点在政治课教材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框题与框题之间,乃至榧题的要点与要点之间.要点黑体字与理论说明性文字(大字)和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