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进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从单身一人打拼到全家一起到城市安家落户,实现了从“流动人口”到“城市新居民”的转变。伴随地理位移转变的,还有城市新居民及其子女在身份角色上的转变。这也给他们和子女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适应。新居民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融入受到制约。学校教育加强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助力学生发展与融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支持孩子成长的密不可分的两大力量,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家庭教育指导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本文以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探寻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符合城市边缘学校和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为有关部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国家的高度重视、学校的责任和需要、家长的迫切愿望和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融入四个角度阐述选题依据和本研究所具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现有研究的优势、特点以及不足,从而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城市新居民和家庭教育指导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以交叠影响阈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三道”教育理论为基础理论依据,支撑本研究。第三部分,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调查。简述研究对象现状,说明调查的设计与实施,从家庭教育存在的困惑、对现有家庭教育指导的反馈以及今后的需求几方面分析、梳理调查数据,找出家庭教育指导的薄弱环节。第四部分,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揭示城市新居民家庭在家长教育能力亟待提高、教师指导力量不足和学校指导效果不明显等方面存在问题。经研究分析,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成因主要有:家长受教育程度偏低、学校认识程度不够和教育指导体系不合理等。第五部分,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思考。从主旨思想和指导策略两方面入手,依据系统性、前瞻性、互动性等原则,合理化构建符合城市新居民家庭的指导内容,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指导思想前沿化、指导内容课程化、指导方式实操化、指导途径多元化、有效沟通人文化等方面结合的“多元-实用”策略。第六部分,结语。就本研究的结论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