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全球医学领域不断探索却难以攻克的难题。目前治疗癌症的常用药物毒副作用很大,天然抗肿瘤的多酚类物质毒副作用小且效果显著,但因分子量大,脂溶性差,机体内利用度低等因素限制了其开发利用。故对天然多酚进行结构修饰,研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已经成为科研的热点。本文研究了松多酚强抗肿瘤活性成分,在提高其纯度的基础上,进行化学修饰,用以改善此类大分子在机体内的利用度。并系统的研究了松多酚PK-40及其衍生物CPK-40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系统及体内抗氧化酶系的影响。旨在为抗肿瘤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支持。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红松球果鳞片活性物质,以AB-8大孔树脂为分离介质,通过响应面技术分段富集松多酚。对一级纯化物PK组分进行成分分析后,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二级分离,洗脱浓度为20%、40%及60%。抗肿瘤增殖活性研究:一级分离物采用MTT法对7种肿瘤细胞(HT-29、HeLa、A375、A549、MCF-7、SY5Y及LOVO)进行抗肿瘤增殖活性筛选,结合半数致死浓度EC50值比较筛选出药物敏感性肿瘤细胞LOVO进行后期实验研究。收集不同洗脱浓度下的二级多酚分离组分进行抗LOVO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MT结果显示:40%的多酚组分(PK-40)纯度最高,对LOVO抑制活性最强,其EC50值为0.2154mg/m L。富集PK-40进行氧酰化及碳酰化衍生物的制备。PK-40酰化衍生物的制备:通过MTT法选择抗肿瘤能力最强的C-酰化反应物进行衍生条件优化,以抗LOVO增殖活性的EC50值为筛选指标,确定了PK-40:硬脂酰氯:无水氯化铝的最优摩尔比为1:1:1.5,最佳转化温度40℃及反应时间为8h的条件下合成的CPK-40抗肿瘤活性最强,并对衍生物初步运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进行结构分析。研究PK-40和酰化衍生物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的毒理实验,确定了它们的安全浓度使用范围后在体内建立S180荷瘤小鼠肿瘤模型,对PK-40及CPK-40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小鼠生命延长率、抑瘤率及细胞周期等指标分析,结果看出:CPK-40高剂量组抑瘤效果最明显,抑瘤率为44.27%,显著的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显示PK-40-M剂量组和CPK-40-H剂量组凋亡峰面积显著,凋亡率分别是:33.4%,45.6%。且发现PK-40-M剂量组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2/M期,而CPK-40-H剂量组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0/G1期。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CPK-40能够提高小鼠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TNFα和Caspase-3活化亚基的表达率,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能很好的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Tunel检测的结果也证实了CPK-40高剂量组处理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最高。对CPK-40对S180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结果显示:CPK-40能有效的增加S180小免疫器官及血液系统免疫指数,并能促进ConA转化脾细胞增殖能力,且巨吞噬细胞吞噬作用也有所加强。对荷瘤小鼠各脏器及血液的抗氧化酶系检测结果发现:CPK-40能够有效升高小鼠体内的抗氧化酶系(SOD和GSH-Px)的活性和提升抗氧化物质GSH的合成能力,并能降低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水平,表明CPK-40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抗癌活性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本研究对于揭示多酚化学修饰物抗癌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进一步开发天然低毒功效显著的抗癌剂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