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指纹图像分类与匹配方法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辨识人体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认同。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中一种优秀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理论及应用研究受到了多方的重视,并以其方便易用、高准确率和低价格等诸多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最流行、最方便、最可靠的个人身份认证技术之一。 虽然有很多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商业产品和研究成果问世,但仍不能达到某些特定的应用要求,其系统性能也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作者在收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指纹识别方面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专业资料的基础上,对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核心技术——指纹图像分类和匹配算法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图像旋转不变性程序模块的指纹分类算法和新的基于细节点扇区采样的指纹匹配算法。 一、在分类部分,本论文实现了三种图像旋转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指纹图像分类中,从而解决了由于指纹图像的旋转而造成分类错误的问题,经实验证明,本算法有效提高了指纹的分类效果。 二、在匹配部分,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细节点特征的指纹匹配算法,这种方法将指纹图像以参考点为中心划分为若干扇区,分扇区统计细节点数目,以此构造新的匹配特征向量。这种方法既包含了指纹的全局特征(各扇区的有序排列表征了指纹的全局特征),也不遗失指纹的局部特征(各扇区细节点数目编码反映了指纹的局部特征),因而使更多的指纹信息得到利用,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作者在PⅣ的计算机上用Visual C++实现了论文中提到的所有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新算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像的处理效果、分类结果和运行速度,指纹图像分类和匹配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其他文献
在无线信道环境中可靠、高速的传输数据是无线通信技术的目标和要求。MIMO-OFDM技术将OFDM与空时编码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
本文第一、二章主要论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三章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确定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第四章论述了各种模拟和数字调制的解调算法,简述了调制方式识别的理
无线信道信源数目估计是信道测量和建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再现真实传播场景和改善通信质量的关键。对信道的分析有赖于多维参数的精确估计,而信源数目是影响参数提取算法性能
客流计数是车载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运作的基础,通过客流计数,可以实时地获取各路公交车在各个时段的上下车人数,方便维护公交车秩序和安全。然而,由于公交车上的复杂环境,车体
嵌入式系统是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其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对功能、功耗、体积、成本及稳定性有严格要求。我们生活在满是嵌入式
本论文致力于无线蜂窝网络中基于时间测量值的无线定位算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本文对现有多种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科学的定位精度评价指标,在多种信道环境下
脑电是大脑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综合,是大脑电活动产生的电场经容积导体(由皮层、颅骨、脑膜及头皮构成)传导后在头皮上的电位分布,分为自发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EEG)
行人检测近几年已成为模式识别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行人检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人机交互、智能监控摄像头及移动智能设备上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其次,行人检测也是
本文选择DM642 DSP作为硬件平台,成功实现了H.264实时编码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首先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面临的现状和挑战,然后具体分析了H.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