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采样的无线信道信源数目估计算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d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信道信源数目估计是信道测量和建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再现真实传播场景和改善通信质量的关键。对信道的分析有赖于多维参数的精确估计,而信源数目是影响参数提取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无线信道具有时变特征,在工程应用中阵列通道接收信号相关性变化大,引起传统估计方法的性能恶化甚至失效。近年来,统计理论逐渐成为阵列信号处理领域新的有力工具,使得提升信源数目估计准确性和提高参数提取速度成为可能。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源数目估计问题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然后以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为切入点,引出信源数目估计对参数提取算法的重要影响。接着分别对白噪声和色噪声场景下的8种常用信源数目估计方法进行算法介绍和理论分析。在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后,本文以盖氏圆准则为理论基础,以重采样为统计手段,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白噪声和色噪声场景的信源数目估计方法,并推导出了采样比例和子样本集个数的最优值。进而利用该方法在参数提取仿真实验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创新点在于将传统信源数目估计方法与重采样统计理论相结合,提出在未知噪声、低快拍、低采样率下的高精度信源数目估计方法。同时,结合重采样信源数目估计的高精度,完成了一套从信号入射到信道参数(时延、到达角、离开角、多普勒频移、复振幅)输出的完整实现过程,对信道建模和测量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人脸识别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方法比较,人脸识别的优点在于自然、友好、无侵犯
本文首先介绍了E1无差错传输系统的组成,接下来说明了实现这一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原理,然后在熟悉Xilinx公司FPGA芯片结构及其开发流程的基础上结合Xilinx公司提供的FPGA开发工具
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全IP网络。实现下一代全IP无线网络必须满足:保证无线IP OOS;在不损失性能的条件下实现有线网络中的应用,如VOIP,IP多播业务等;高频谱效率的空中接口
在无线信道环境中可靠、高速的传输数据是无线通信技术的目标和要求。MIMO-OFDM技术将OFDM与空时编码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
本文第一、二章主要论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三章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确定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第四章论述了各种模拟和数字调制的解调算法,简述了调制方式识别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