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相液相色谱法检测鱼肉中甲砜霉素残留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砜霉素是氯霉素类抗生素的第二代广谱药。自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我国兽医临床以来,已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取代氯霉素用于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随着甲砜霉素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发现其对人、畜也有较强的毒、副作用。现除我国和日本外,欧共体和美国均禁用于食品动物。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控制甲砜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为寻求一种灵敏、稳定、可靠的检测鱼肉中甲砜霉素残留的方法以监控鱼肉中甲砜霉素的残留,本文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鱼肉中甲砜霉素的残留。   将鱼肉剁碎,用乙酸乙脂、乙腈、正己烷萃取及净化后,用流动相(60%的甲醇溶液)重新溶解定容。紫外检测波长225n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V/V),流速1.2mlmin-1,进样量10ul,最低检测限为0.05ug·g-1,用色谱柱分离后上高相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在以上色谱条件下,甲砜霉素在鱼肉中的最低检测限为0.05ug·g-1,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5ug·g-1~40ug·g-1。甲砜霉素浓度为0.05ug·g-1、0.5ug·g-1、40ug·g-1时鱼肉回收药物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1%、0.64%、2.26%;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92%、1.89%、4.00%(第一批);3.73%、2.18%、3.87%(第二批);4.25%、2.26%、1.50%(第三批);3.52%、3.28%、2.48%(第四批);将甲砜霉素以0.05ug·g-1、0.5ug·g-1、40ug·g-1分别添加到空白鱼肉中,测得鱼肉中甲砜霉素的回收率±标准差分别为105.38%±4.09%、101.90%±1.96%、92.08%±3.66%。结果表明,高相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灵敏、稳定、可靠的检测鱼肉中甲砜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8个国内分离株糖蛋白基因的550bp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绘制SVCV部分糖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以期了解不同地域分离株糖蛋白序列
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必须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这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学生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还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满足学生需求,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良性互动,一起探索一起进
本实验拟将口蹄疫病毒主要免疫原基因VP1和能非特异性增强免疫应答能力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同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为口蹄疫新型分子疫苗研究探索新的思路.结果表明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记忆和理解所学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使化学课堂的操作性更强.其实,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
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广,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实际需求,而微课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在生物教学中
围产期管理是奶牛场生产利润的关键制约因素,围产期群体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控制和调节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当奶牛出现NEB时,血浆中非酯化脂肪
创新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让人找到方向;创新是寒冬里的一轮红日让人感到温暖;创新是颓废时的一席鼓励让人拥有力量,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