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刊史研究虽然逐渐摆脱了见报不见人的冷清局面,但多集中于编辑、记者等精英式人物的新闻实践、新闻思想和历史贡献的介绍及评价,对于从事报刊排印工作的底层工人则缺乏应有的关照。考察民国时期的报业工人群体,对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近代报业经营管理、近代工业、近代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仅有的几篇报业工人文献主要聚焦于劳资争议(劳资纠纷和罢工停业)的影响及表现,对于报业工人的群体特征、工作状况、生活境遇、组织形态、政党互动等其它方面却没有涉及,这难以再现这一群体的历史全貌,因而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地域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上海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中心地区,汇聚了大量的报业工人。二是,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人运动的引领地区,报业工人是其中较早一批开展工人运动的群体。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构建报业工人群体,展现出报业工人群体的本质特征;二是置报业工人群体于当时社会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考察报业工人群体如何与社会进行互动。具体行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早期来源、招募方式、群体数量、群体特征四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从工作类型、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规章、职业流动五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工作状况;第三部分,从工作收入、福利待遇、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生活境遇;第四部分,从组织沿革、运作机制、主要活动三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组织形态;第五部分,从大革命时期、大革命以后到抗日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不同阶段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政党互动;第六部分,从改善待遇、雇佣问题、群众运动三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劳资争议产生的原因,并以时事新报馆工人罢工事件为例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