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定性的认知研究:以“吃食堂”为例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立足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和相关语料,从认知语法角度研究了有定性。  学界对“吃食堂”类结构的生成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诸如“吃前门的全聚德”、“吃勺园七号楼餐厅”这样的表达能否成立的研究尚少。在既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里,某些学者认为这些表达在特定语境里能够成立;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可见,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此外,这个问题只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被略带提及并没有进行过重点研究。这些说明急需进一步研究来弄清楚该问题。  本文先从认知语法出发,立足该方法对名词和识解的研究,论证这些表达是成立的。为达成该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吃食堂”的细化结构如“吃学校食堂”并探索了它们生成的原因。然后通过逐步推导这些细化结构里名词所指范围的变化,本文得出了“吃食堂”里可以出现例子概念。识解上,细化结构可在增加基础结构里名词详略度上生成。而例示结构可通过将焦点聚焦在实例概念上生成。识解提供了生成这些细化和例示结构的认知基础,表达精细化是促成他们生成的语用动因。  本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致力于探究“吃食堂”类结构与相关细化、例示结构里名词的有定性语义内涵。有定性的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外,最初的研究始于有定描述语的哲学探讨。现代语言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有关有定性的研究。语言学关于有定性研究始于定冠词the的功能探究。研究深入,语言学家尝试找出有定性的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有定性的熟稔性和可辨认性假设被相继提出。国内有定性研究晚于英语方面研究。相关研究将有定性与指称、词序、数量范畴联系起来,成果也颇为丰富。但是从认知角度探究有定性的研究尚少。任何语言现象的研究不能不考虑研究对象的认知特征。并且,研究有定性实际上是研究语言表达式所指的有定或不定特点。本研究是对有定性进行的认知方面研究,意在弥补从认知角度研究有定性偏少的缺憾。  该研究不是关于有定性的纯理论研究,而是立足于“吃食堂”与其相关例示和细化结构,研究其中名词的有定性特征。研究将涉及到认知语法关于有定性的观点。研究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食堂的次类概念如“学校食堂”尽管表达属性意义,并不是无定的。比较而言,次类所指在一定范围内也是可以识别的,所以是弱有定;第二,名词有定性特征受识解影响。从“吃食堂”到其细化结构再到其例示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显示有定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该变化受制于识解影响,从该意义上我们做上述论断。第三,从“吃食堂”到其细化结构再到例示结构,其中有一个有定性连续体,其中名词有定性呈上升趋势。类型概念完全无定,实例概念有定性最高,其他概念如所有格表达的概念的有定性程度位于其中。
其他文献
马克辛·洪·金斯顿(中文名:汤亭亭)作为最具影响力以及最成功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第一部著作《女勇士》,在1976年一经发表便
本文根据Keenan&Comrie提出的“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这一理论,研究了中国初中学生非限定性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及教学对习得的影响。围绕中国学生的习得顺序是否与可及性层级
海明威,一位风靡世界文坛的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无数读者的青睐,作为代表作之一的《老人与海》更是聚集了国内外所有学者,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斯佳丽》,并对续集文学创作及解读进行了探讨。文章以美国文学名著《飘》的续集《斯佳丽》(亚历山德拉·里普利)为例,结合语用学中Sperber&Wilson的“关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坛多产的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先后获得过布莱克纪念奖、爱·摩·福斯特奖等多项文学大奖,1980年还被授予皇家CB
本雅明的文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己经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注意力.作者的论文以本雅明最有影响力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