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野作为小说的一种原始底色,它蕴含深刻的荒野意识。作为一种过渡,它具有荒凉、芜杂、不确定的特性,体现着作者对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和现代生存状况的反思。路翎,一个真正属于四十年代的作家,他在承续鲁迅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开拓了对荒野意识的挖掘,荒野成了他完成对未来探索的一块踏板,成了他文学想象的一种方式。路翎在此时的小说中,多以矿山、旷野、荒凉山村作为空间想象的场所,人已从原有的生活轨道中偏离出来。荒野以贫瘠的土壤、阔大的心胸接纳着身心疲惫的人们,此时的荒野已成为他们委以栖身、求得生存、安放灵魂的寄托场所。 本文以路翎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荒野背景和荒野意识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分析,找寻路翎荒野想象的生成因子,丰富多彩的荒野世界,荒野中人的归宿选择,从而深入到路翎文学价值的中心,探索他对人生、对文学的独特性的思考。路翎凭借着他对荒野的钟爱,完成了自己文学的升华,使他的文学得到了一种延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