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NeuViz 128CT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对“双低”(低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冠脉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5月至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前瞻性门控CCTA检查的60例临床诊断或拟诊断冠心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管电压80 kVp为A组,对比剂用量为0.7 mL/kg;管电压120 kVp为B组,对比剂用量为70 mL。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将A组又分为A1与A2两个亚组,A1组图像采用迭代算法重建,A2组采用AI成像优化技术优化迭代算法。B组采用迭代算法重建图像。分别以三组主动脉根部(Ao)、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左回旋支近段(LCX)及右冠状动脉近段(RCA)感兴趣区(ROI)的平均CT值及噪声值(SD),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分支及节段水平的图像质量进行4分制评价(1分-优秀,4分-极差)。记录和比较A组与B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CTDIvol,DLP和ED)。结果:三组比较图像客观评价指标结果为:在Ao处,三组的噪声按A1组,B组及A2组的顺序依次降低(all P<0.001),SNR及CNR按A1组,B组及A2组的顺序依次升高(all P<0.001);在冠脉分支LM,LAD,LCX及RCA处,A1组噪声高于A2组和B组(all P<0.001),SNR及CNR低于A2组和B组(allP<0.05);A2组与B组在冠脉各分支血管噪声和SNR均无统计学差异(allP>0.05),但A2组CNR高于B组(all P≤0.001)。对冠脉节段主观评分结果为A2组和B组均优于A1组(P= 0.002,0.038),且A2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543)。A组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及ED均低于B组(allP<0.001),且ED降低达70.36%。同时,对比剂用量A组较B组降低37.11%。结论:与常规扫描相比,AI成像优化技术优化后的低剂量CCTA图像,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同时也保证了 CCTA的主客观图像质量及诊断可判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