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恋不仅指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亲子依恋关系,而且也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形成的彼此依附的一种情感。随着社会认知的不断发展,这种相互的交往模式会内化为个体的内部交往模式。在此关系中的依恋对象是个体的安全基地,所以安全基地是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一个重要成分。安全基地启动是指通过情境使用情感启动技术激活被试的安全依恋表征进而提高依恋安全感的方法。依恋理论认为,安全基地图式主要是在诱发压力的情境下被激活的,它发挥着对消极情绪最基本的修复作用,并对个体的心理及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安全基地的启动对个体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消极情绪具有修复作用,安全基地感激活后个体的积极情感通达性会提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压力情境下大学生安全基地的积极情感启动效应。以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启动刺激是安全基地图片(母婴亲密图)、积极图片(笑脸图)和中性图片(几何多边形),目标刺激是40个老式维语文字,情境刺激是30张死亡图片和2段视频。采用安全基地情感启动技术范式激活大学生的安全依恋表征,通过让被试对目标刺激做出评价来考察压力情境下安全基地的积极情感启动效应。研究一主要考察死亡压力情境下大学生安全基地积极情绪启动效应以及对消极情绪的修复作用,使用情感启动技术任务,验证压力情境下安全基地图片启动是否会引起被试对中性刺激的积极情感反应。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引入与依恋相关的压力情境,所以研究二主要考察母子分离压力情境下大学生安全基地积极情绪启动效应以及能不能抑制威胁亲密维持事件引起的消极情绪。使用情感启动技术任务,验证在压力情境下安全基地图片启动是否会引起被试对中性刺激的积极情感反应。研究一研究结果表明:(1)启动情境主效应显著,死亡情境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低于控制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2)启动图片主效应显著,安全基地图片启动下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高于积极图片和中性图片。(3)启动情境和启动图片交互作用显著,控制组和死亡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在安全基地图片类型启动下无显著差异,而控制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在积极图片类型启动下高于死亡组在积极图片类型启动下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且差异显著,控制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在中性图片类型启动下高于死亡组在中性图片类型启动下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且差异显著。研究二结果表明:(1)启动情境主效应显著,在分离压力情境中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低于中性情境中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2)启动图片主效应显著,安全基地图片启动下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高于积极图片和中性图片。(3)启动情境和启动图片交互作用显著,分离情境组和中性情境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在安全基地图片类型启动下无显著差异,而中性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在积极图片类型启动下高于分离情境组在积极图片类型启动下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且差异显著,中性组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在中性图片类型启动下高于分离情境组在中性图片类型启动下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且差异显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安全基地启动能够激活个体的积极情感,存在安全基地启动效应。(2)在死亡压力情境和分离压力情境下,个体对目标刺激的评价分数低于中性情境下的评价分数。(3)当个体面临压力情境时,安全基地启动可以激活个体的积极情感,对个体在压力情境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具有修复作用,说明在压力情境中安全基地启动具有积极情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