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团体的核心资源,团体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单位管理活动必须立足于人,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体育已成为促进单位发展的最积极因素之一,作为单位文化的一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工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健身性和娱乐性;二是全员性和广泛性;三是业余性和自愿性。作为一种单位文化现象,它是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职工体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职工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因此它又是单位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一种智体合一的活动,通过开展职工体育,可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出勤率降低医疗费用,而其更深层的作用是通过体育活动加强人际沟通和协作,提高团体的凝聚力。本文主要针对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近300份,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统计学、社会学等有关的学科知识,利用列表、做图的辅助手段进行表现,客观地分析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和问题:(1)经过本次调查统计,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余暇时间较充足,企业单位职工的余暇时间稍多于事业单位职工。整体看来,重庆市企事业单位职工参与健身活动的情况比较差,事业单位职工相对企业单位职工来说要好一些,但是余暇活动安排不健康的问题依然很严重。(2)经过本次调查统计,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健身项目简单,多数职工选择那些对场地和环境要求不高,消费支出小,对体育技术要求低的项目,男女职工对项目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综合来看,重庆市在职职工有一定锻炼意识,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职工们参与健身锻炼的潜力还很大。(3)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健身时间安排和地点受很大的限制,由于职工工作时间的安排相对固定,多数职工只能利用早上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进行锻炼,职工工间锻炼和节假日锻炼的情况较差。重庆市职工参加获得锻炼的方法比较传统,多数职工还是采用朋友推荐和电视报刊这类方法,企业单位职工与事业单位职工选择存在职业差别。(4)在研究本问题时,查阅了重庆市2005年度职工的工资收入,以及可支配的金额(也就是全年消费的金额),重庆市80%以上的在职职工用于健身的消费低于年可支配收入的5%。重庆市在职职工的消费理念比较落后,大多数在职职工还没有树立“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5)重庆市绝大多数的在职职工有一定的参与健身锻炼的主观意愿,虽然男女职工有性别差异,但是整体看,多数职工们只意识到体育强身健体、美容、消遣的功能,没有意识到体育还是调整情绪的手段、与人交流的平台、家庭和睦的媒介。职工坚持参加健身活动的意志薄弱,参与健身活动的出发点还不坚决,对健身活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6)总体来看,重庆市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健身环境较差,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侵占场地现象严重,单位体育经费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影响了职工体育的发展,单位没有协调好工作与锻炼之间的矛盾,缺乏基本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之多数单位没有必要的体育法规、制度的保障,也没有制定单位职工体育活动计划,从客观上影响了职工体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