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常用中药材芍药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不同批号、不同产地的白芍样品28个,赤芍样品18个,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首先对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28个白芍样品、18个赤芍样品中的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苯甲酸5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18.24~273.6 μg·mL-1(r=0.9996),4.96~74.4 μg·mL-1(r=0.9997),4.64~92.8 μg·mL-1(r=0.9995),3.16~63.2μg·mL-1(r=0.9999),2.71~27.1 μg·mL-1(r=0.9992);白芍中5个化学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RSD 2.9%),94.4%(RSD 3.1%),97.9%(RSD2.8%),98.4%(RSD 2.0%),98.0%(RSD 3.2%);赤芍中5个化学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RSD 3.0%),98.6%(RSD 3.1%),97.9%(RSD2.8%),98.4%(RSD 2.0%),96.3%(RSD 3.2%)。结果表明,在上述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为评价白芍、赤芍质量提供了一个定量依据。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赤芍的5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1)实现了对白芍中21个化学成分色谱峰的分离,获取了反映该药材整体的化学数据。将所获化学数据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用系统聚类分析,将白芍样品分为3类:优质品、一般品和劣质品;采用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欧氏距离作为测度,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相似度在0.90~1.00为优质品,相似度在0.70~0.89为一般品,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相似度低于0.70为劣质品。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三种不同测度的相似度趋势是一致的。在分析未知样品时,只需计算未知样品与标准样本间的相似度,即可对未知样品进行鉴定、分类和评价。 门)实现了对赤芍中27个化学成分色谱峰的分离,获取了反映该药材整体的化学数据,用系统聚类分析,将赤芍样品分为两类,赤芍和川赤芍;采用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欧氏距离作为测度,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相似度在0.80~1刀0为赤芍样品,相似度小于0.80为川赤芍。本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结果是一致的,得到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互认证。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白芍、赤芍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化学数据。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用逐步判别分析对样品的分类结果建立判别函数,通过判别函数对白芍和赤芍进行区别、鉴定。结果表明,由逐步判别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是一致的,得到了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互认证;对样品的鉴定和质量分级结果所建立的判别函数进行回判,正确率达 100%。为区别白芍、赤芍提供了新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中药材自芍、赤芍的质量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价中药材的质量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