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梳理“东州逸党”的形成原因、人员构成、活动时间与活动方式以及它的衰落与影响,并横向比较“东州逸党”与宋初其它两大重要文人团体——以范仲淹为首的京东文人集团和以欧阳修为首的洛阳文人集团之间的关系,重现其在宋代社会中“昙花一现”的活动身影。
全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总体上梳理出“东州逸党”的活动概貌及在当时的影响。探究其产生的渊源,考论人员组成,剖析其“放逸”的思想行为方式,最终得出“东州逸党”的出现有效连接了齐鲁地域文化的传承链条,以大张大合、豪放质朴的特点抵制宋初浮靡文风,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的结论。同时,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成员的主体背景分析“东州逸党”消亡的原因。
第二章考论“东州逸党”主要成员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范讽是“东州逸党”的领袖人物,他在仕途失意之时,以倜傥、奇伟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并以剑拔弩张的气势推行自己复古创新的思想主张;石延年是“东州逸党”的骨干人物,祖籍幽州的家庭背景,以及宦游山东、河南、河北的经历,使得其思想行为方式更加驳杂开放,所交游者几乎囊括三地名士。他是“东州逸党”中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善于从杜甫、韩愈等处学习,诗风粗豪,诗体有所创新,分析其人生的“谪仙”色彩;张方平是“东州逸党”的早期诗文盟友,本节重点讨论张方平少时参与“东州逸党”的放逸生活对其政治抱负、文学创作、思想观念的形成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不否认张方平对“东州逸党”后期放荡肆狂的行为方式并不很认同。
第三章横向分析“东州逸党”与宋初其它两大文人团体的关系,揭示“东州逸党”与以范仲淹为首的京东文人集团和以欧阳修为首的洛阳文人集团在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碰撞与超越。
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概括性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