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1999年起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度教育入学机会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和矛盾普遍地暴露出来,引起了人们对高度教育质量的担忧和关注,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和此前我国部分省、市和自治区“教育评估院”等教育评价机构的建立以及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广泛开展,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鉴于上述,如何促进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其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言而喻。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有利于高校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有利于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自身发展。 本文从质量的内涵分析入手,界定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重点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9种因素,介绍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依据。接着探讨了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包括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和外部监控体系。其中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由教学质量目标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组成。外部监控体系部分介绍了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本文对评估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同时和美国的高等教育鉴定机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高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不仅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和教师,还要把学生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第二,从目标、组织、方法和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了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可供普通高校教学管理参考。
其他文献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中学主要的教学方式。国内外关于多媒体浏览行为的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是在研究内容上对微观浏览行为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类型单一,多以大学生为主,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先从整体角度比较了中国、德国和俄国三个国家三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学内容的体例结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问题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人们学习方式从集中统一的正式学习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非正式学习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对于在大学接受
情绪与学习有关,在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的协作学习中也不例外。情绪反馈是指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接收相关情绪信息后作出的反应,表现为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唤醒、表情和行为的综合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后,实施义务教育,普遍设立列宁小学。《共产儿童读本》是1931年11月中央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由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组织编写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