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部手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麻醉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入室后常规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麻醉前(T1)﹑诱导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后(T4)、术后1d(T5)﹑术后3d(T6)六个时间点采静脉血5ml,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含量。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①S﹑P两组诱导后SBP﹑DBP均有所下降,与麻醉前比较,P组诱导后SBP与DB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诱导后SBP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各时间点SBP﹑DB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麻醉前比较P组诱导后HR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各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后cTnⅠ含量有升高趋势; P组诱导后、术后1d与麻醉前比较cTnⅠ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麻醉前;S组各个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P组诱导后及术后1d的cTnⅠ含量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诱导后SBP﹑DBP均有所下降,而且与S组比较明显下降,认为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均有剂量依赖性的血压下降,而且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循环的抑制较七氟醚吸入麻醉更加显著。与麻醉前相比较,两组在麻醉诱导后cTn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P比较,S组cTnⅠ的释放显著减少,认为在围术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但七氟醚在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强于异丙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