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铝/镁固-液复合界面的调控及强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u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镁双金属铸件兼具铝和镁的优点,在电子3C、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消失模铸造是一种适合低成本制备复杂铝/镁双金属铸件的近净成形工艺,但是消失模铸造过程存在固-液-气三相交互作用,充型、凝固过程及界面行为复杂,且界面脆性相多,明显削弱铝/镁双金属铸件的结合强度。因此,如何有效调控及强化铝/镁双金属的界面,对制备高性能铝/镁双金属铸件至关重要。本文以复杂铝/镁双金属铸件为目标,通过优化消失模铸造工艺参数、嵌体表面处理和热处理等方式调控并强化双金属的界面组织,达到提高双金属结合性能之目的,为低成本消失模铸造铝/镁双金属零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系统研究了浇注温度、液-固体积比和真空度三个关键工艺参数对铝/镁双金属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随着浇注温度和液-固体积比的提高,双金属铸件界面层厚度逐渐增加;真空度主要影响界面区域的缺陷比例,随着真空度的增加,界面区域的缺陷先减少后增加。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拟合及优化,构建了浇注温度、液-固体积比、真空度和铝/镁双金属剪切强度关系模型,获得了消失模铸造工艺制备铝/镁双金属较优的参数(浇注温度730℃、液-固体积比14.6、真空度0.03MPa)。(2)通过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探明了消失模铸造固-液复合铝/镁双金属铸件界面层形成机制。实验研究表明,铝/镁双金属铸件的界面层主要由三个反应层组成,分别是靠近铝侧的Al3Mg2+Mg2Si(Ⅰ层)、中间的Al12Mg17+Mg2Si(Ⅱ层)和靠近Mg侧的Al12Mg17+δ-Mg共晶组织(Ⅲ层)。数值模拟和热动力学计算表明,界面层的形成机制是熔融和扩散共同作用。具体过程为:当镁合金液熔化泡沫模样并接触到铝嵌体后,激冷区(α-Mg)首先形成,同时,铝嵌体和镁熔体之间发生元素扩散。在结晶潜热释放、镁熔体高温及浓度梯度共同作用下,发生铝嵌体表面熔化和激冷区重熔,反应层Ⅰ、Ⅱ、Ⅲ依次形成。此间,共晶反应释放的结晶潜热使α-Al12Mg17树枝晶发生重熔。(3)研究了AZ91D镁合金和A356铝合金作为固态嵌体对铝/镁双金属铸件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铝/镁双金属铸件嵌体材料提供了依据。A356为固态嵌体的铝/镁双金属铸件的界面层,均匀且无缺陷;而AZ91D为固态嵌体的铝/镁双金属铸件的界面层,存在裂纹缺陷。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AZ91D的线收缩大于A356;二是AZ91D作为固态嵌体的铝/镁双金属铸件界面处的应力大于A356作为固态嵌体的铝/镁双金属铸件。因此,选用A356为嵌体制备的铝/镁双金属铸件,其剪切强度显著高于AZ91D为嵌体的双金属铸件。(4)系统研究了不同嵌体表面涂层对铝/镁双金属铸件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涂层对双金属铸件界面组织调控及强化机制。Zn涂层能消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层并改善镁液与铝嵌体之间的润湿性,但由于Zn熔点较低且涂层厚度较薄,浇注时容易溶解并降低铝合金熔点,使界面区域最后凝固得不到补缩而产生缝隙缺陷,降低了双金属铸件的剪切强度。电镀Ni、化学镀Ni和等离子喷涂Ni三种不同的Ni涂层都能抑制Al-Mg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并降低界面层厚度,界面层主要由Mg2Ni、镍基固溶体(SS)和Al3Ni组成。等离子喷涂Ni的铝/镁双金属铸件的剪切强度优于电镀Ni和化学镀Ni,较未处理双金属铸件的剪切强度提高了69%。Ni-Cu复合涂层能够明显降低双金属构件界面层的厚度,界面层的相组成主要是Al3Ni、Ni(Cu)、Cu(Ni)、Mg2Cu和Al7Cu3Mg6。含有Ni-Cu复合涂层的铝/镁双金属铸件的剪切强度,较未处理时剪切强度提高了20.3%。(5)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铝/镁双金属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适于铝/镁双金属铸件的热处理强化方法。固溶处理后的双金属铸件,铝基体和反应层I之间产生了一个由Al(Mg)固溶体+Mg2Si组成的新扩散层。但是由于固溶处理采用淬火的方式快速冷却,温度的急剧变化,造成在界面区域产生了缝隙缺陷。均匀化退火的降温方式为空冷时,双金属界面处容易产生裂缝缺陷,而炉冷降温则不会。随着均匀化退火时间的增加,Al基体和Al3Mg2+Mg2Si反应层之间的扩散层厚度不断增加。多级均匀化退火+时效可以使双金属界面层的组织和成分更加均匀化,并促使镁基体中的Al12Mg17相呈细小层片状析出,有利于提高双金属剪切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具有抗菌性好、毒性低等特点,在肉制品保鲜、果蔬采后致病菌防控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以机械球磨后的柚子皮提取液为还原剂,银氨溶液为银源,采用绿色还原法制备AgNPs,考察了银源、柚子皮添加量、球磨时间以及加热时间对AgNPs粒径和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AgNPs最佳制备工艺为:将20 mL银氨溶液和0.8 g球磨40 min的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群参与已经成为粉丝了解偶像、追逐偶像必不可少的行为。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情感依恋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张国荣微博超话社区的粉丝参与行为为例,探究情感依恋如何引导粉丝的超话参与行为。研究发现,虚拟社群情感依恋会促使虚拟社群参与成为粉丝的习惯,同时会被粉丝们在生活中的压力或际遇所唤起,并指导他们选择不同的虚拟社群参与策略。
水稻-澳洲淡水龙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主要利用澳洲淡水龙虾与水稻两者互利共生特性以及生长发育时间差异性,合理配置资源。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做好消毒及水草栽培,5月中上旬开始放养澳洲淡水龙虾,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稻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6月中下旬种植水稻,水稻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稻虾共生。该技术模式既能稳定水稻产量,新增水产品,提升稻田亩效益,又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期刊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急性肠胃炎(AG)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220例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n=110)和组(n=110)。比较两组治疗AG的病症恢复时长、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PCT、hs-CRP、IL-6水平。结
目的:调查研究穴位贴敷和埋针治疗干预配合奥沙利铂对乳腺癌患者缓解恶心、呕吐症状的应用。方法:从医院近3年内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和埋针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竞争力,是象征着企业内部价值观念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成为了当前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企业的行政管理更像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对外载体,企业文化和行政管理相辅相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本文将对我国
人类对脑知之甚少,理解大脑运作的机理将帮助攻克脑疾病,推动类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大脑结构是实现各种脑功能的物质基础,而神经元作为其基本单元通过各种局部和跨越多个脑区甚至覆盖全脑的连接形成网络,从而实现特定的脑功能,因此在单细胞水平刻画大脑结构是理解大脑运作机理的基础性工作。猕猴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大脑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相比较于目前常用的啮齿类实验动物在高级脑功能和精神类疾病的研究中具
实验目的:1.研究SGK1对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2.观察腹腔注射SGK1抑制剂对卵巢切除模型小鼠骨质及其他组织的变化;3.筛选乳腺癌骨转移细胞系并建立骨转移动物模型,观察SGK1抑制剂对骨转移发生的作用。4.分析SGK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临床结果的关系。实验方法:1.利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SGK1在RANKL诱导小鼠
甘油酰基激酶(acylglycerol kinase,AGK)是一种脂质激酶,它催化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的形成,参与磷脂的合成,也可作为细胞信号分子调节各种恶性过程,如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但AGK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很少,目前也少有研究对AGK在肿瘤相关表型的作用进行深入阐述。本研究以结直肠癌患者病理标本、结直肠癌细胞系、裸鼠等为研究对象,发现AGK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