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高原、平原环境对眼挫伤后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达,探讨其与高原挫伤后眼组织缺氧损伤修复的关系,旨为临床缺氧情况下眼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兔随机分为高原非钝挫伤组、高原钝挫伤组、平原非钝挫伤组、平原钝挫伤组。高原、平原非钝挫伤组各3只兔(n=12眼),高原钝挫伤组21只兔(n=36眼)、平原钝挫伤组21只兔(n=36眼),分别制作眼球钝挫伤模型(双眼均做),另:平原钝挫伤组1d、3d各增加1只兔,准备行电镜形态学观察。眼球钝挫伤模型的制备:以氯胺酮25mg/kg肌注麻醉后,将其头部置于垂直固定PVC管下,以钢球(0.33kg)自管上端垂直落下(高度1m)以自由落体方式,在双眼角膜中央各击打一次,造成双眼轻型钝挫伤模型。各组分别于伤后2h,6h,1d,3d,7d,10d,14d观察角膜及眼底,并即刻在相应的时间点于兔耳缘静脉推注空气,处死动物后,立即摘除眼球(在上直肌附着处12点方位巩膜浅层挂线作标记),分别将离体眼球沿角巩膜缘后5mm环形切开,取材选择水肿混浊区的角膜及视网膜,浸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浸泡48h,石蜡包埋。每只兔眼制片6张备用,供组织学检查(HE染色)及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免疫组化切片阳性区域染色强度的定量分析,从阳性染色看,阳性区表达的强弱与灰度值Grey呈负相关,Grey值大则阳性表达弱。二甲苯封片后,光镜下观察,NGB蛋白免疫反应(NGB-immunoreactive,NGB-IR)阳性在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背景浅淡。并随机选择8个视野应用电子计算机图像扫描分析测定灰度值,取平均值。免疫组化产物染色越深,灰度值越小,抗原物质的含量就越高。正常情况下视网膜节细胞层的节细胞NGB-IR呈强阳性,内核层神经细胞NGB-IR呈阳性,视锥视杆层NGB-IR呈弱阳性,但色素上皮层、外核层、外网层及内网层NGB-IR呈阴性。本次试验模型组NGB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出现在视网膜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及内界膜(见附图3);NBG灰度值均数比较:平原组与高原组NGB免疫反应产物(NGB-IR)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见附图1),在2h至3d内4个时间点中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d时达高峰;7d时逐渐回落,但低于2h水平。在7个时间点,平原组与高原组NGB视网膜中的表达均高于非钝挫伤组(P<0.05);高原组表达高于平原组,其中2h差别显著(P<0.01,见附图4、5),但平原组增幅较高。TGF-β2蛋白免疫反应(TGF-β2-immuno-reactive,TGF-β2-IR)阳性出现在角膜上皮细胞层、基质层及内皮细胞层的胞质中(见附图6),非钝挫伤组、高原组与平原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较在6h、1d、3d差别显著(P<0.05,见附图7、8),不同时间点动态曲线显示TGF-β2在挫伤早期角膜中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后期表达降低,高原组表达低于平原组(见附图2),而在非挫伤组表达较低,并且无时间依赖性。结论:1、高原低氧环境下兔眼视网膜组织中NGB的表达高于平原环境下兔眼视网膜组织中NGB的表达。2、高原低氧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组织中NGB的表达高于平原环境下兔眼钝挫伤后视网膜组织中NGB的表达。3、高原低氧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组织中NGB的表达的增长幅度低于平原环境下兔眼钝挫伤后视网膜组织中NGB的表达的增长幅度。4.高原低氧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角膜组织中TGF-β2的表达低于平原环境下角膜受损后TGF-β2的表达。5、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组织中线粒体结构受损、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