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靶向多功能纳米粒用于乳腺癌可视化光热-化疗联合治疗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具有肿瘤主动靶向功能和可视化光热-化疗联合治疗效果的叶酸靶向多功能纳米粒(DTX/PFH@PPy-FA)。先采用溶剂挥发-乳化法制备载多西他赛的磷脂液态氟碳纳米球(DTX/PFH@SPC),然后在纳米球表明包裹一层聚吡咯,最后在聚吡咯表面修饰具有肿瘤主动靶向功能的叶酸分子,得到DTX/PFH@PPy-FA。DTX/PFH@PPyFA大小均一,粒径为209.1±7.2 nm,电位为8.95±1.08 mV,载药量为19.5±0.8%。具有良好的体外光热效应以及超声和光声成像功能。细胞学实验表明,PFH@PPy-FA空白载体对4T1细胞和Hela细胞显示出低毒性,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通过细胞学实验考察了其对肿瘤细胞的主动靶向性,光热效应以及光热-化疗协同作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DTX/PFH@PPy-FA良好的肿瘤细胞靶向性,其光热效果能有效抑制细胞活性,光热-化疗联合作用更是显示出了肿瘤细胞协同抑制效果。通过构建BALB/c 4T1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了DTX/PFH@PPy-FA影像导航功能和肿瘤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DTX/PFH@PPy-FA具有良好的体内超声成像以及光声成像效果,同时,其光热-化疗联合作用显示了良好的体内抑瘤效果,并且能够明显抑制4T1乳腺癌的肺转移。该叶酸靶向多功能纳米粒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可视化光热-化疗治疗剂。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hSTC-1、MAGE-3、CK20、CK19、CEA在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有核细胞中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探讨靶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车载自组织网(VANET,Vehicular Ad-hoc NETwork)是车辆间直接通信的一个有力的平台,该平台可用于交通管理,增强道路安全,服务驾乘人员。随着车载网的不断研究与发展,驾乘人员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通过补充或替代体内基因不足或缺陷治疗人类疾病的基
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_3~-)是茶树吸收利用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且茶树具有对NH4~+偏性利用的特点,其对NH4~+的吸收利用效率明显高于NO_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茶
电子器件朝小型化、多功能、高集成方向发展,导致电子系统产热速率急剧加快,易导致系统热失效,需依靠有高热导率(TC)、低热膨胀系数(CTE)、一定强度的热管理材料及时将热量传
用粘度法研究了明胶浓度、反应温度和柠檬酸用量等因素对明胶酸水解反应初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明胶酸水解反应初速率与酸量的关系。
液晶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呈现出不同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的形成以分子长程取向与液体的流动性结合为前提,因此液晶兼有液相和固相的特性,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笔者2018年10-12月曾参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组,在湖南某市检查非洲猪瘟防控情况,走访了数十家养猪场,并与猪场人员做了广泛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汽车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话题。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作为汽车领域研究热点,可以有效的改善行车过程中的车辆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基于视觉的车道线的准确识别是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部分,在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线偏离预警系统及车道保持系统中,均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识别了车道线位置,当车辆发生偏移时,系统便进行预警提醒,提示驾驶员立
目的:提高非病毒载体内皮抑素基因在体内的转染效率,使其在血清中持续高水平表达。方法:应用内皮抑素基因非病毒载体质粒 DNA(pMGh-Endo,含 SV40启动子及内皮抑素分泌片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