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育的改革等问题引起了社会极大地关注。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作为教师职前培养阶段,也是提升和深化理论学习的重要时期,其培养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师范生能否尽快转变自身角色、尽早适应教学工作。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分析及其发展情况的研究,以期为体育教学和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参考思路,并通过分析讨论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步入社会后的教学工作做好积累和准备。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教学能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1.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中54.6%编写教案格式相对完善,49.7%教案内容相对满意。指导教师认为教案设计相对合理的为68.9%。实习生中有22.2%的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不清,没有条理。2.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实习生实习期间教学能力在实习前后有明显提高,与教学能力相关的评价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实习前后均有明显提高。3.在初高中实习的学生教学能力发展优于在小学实习的学生。4.示范能力、讲解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是实习生教学能力排在前三位的,编写教案能力、保护与帮助能力、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能力分别列在四到六位。5.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实习生教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实习学校教师指导”、“实习准备与考核”、“教学能力评比”、“实习学校课程安排”和“实习生人际关系能力”,且该5项因素具有相关性R=0.724。研究结论:1.对辽宁省教学教育改革创实验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能够清楚的反应实习生教学能力情况。2.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教学能力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对其教学能力的要求更全面。3.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实习生在讲解突出重、难点方面需要引起关注。主要原因是小学实习生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强,教学设施缺乏,学生不易管理及安全因素影响。建议:1.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尤其应注重编写教案能力、保护与帮助能力、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2.重视高校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3.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组织能力、保护帮助能力及发现错误和纠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