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美国华尔街时报记者、两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约翰·卡鲁里(John Carreyrou)的纪实小说《滴血成金:硅谷创业公司的秘密和谎言》(Bad Blood: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作者讲述了一桩硅谷丑闻,即美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西拉诺斯(Theranos)的百亿美元科技骗局。这场骗局由公司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 Holmes)一手主导,甚至涉及到许多美国政商界大人物。在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的涉事人物采访和材料新闻整理揭露出霍尔姆斯建立的公司只不过是一个谎言的堆砌物。行文简洁精炼,意在向读者传达最真实的信息。全书包括二十四个章节,该报告选取作者说明、前言与前五章(“宗旨明确的一生”A purposeful life、“胶水机器人”The gluebot、“苹果公司的嫉妒”Apple’s envy、“再见了东帕罗奥图”Goodbye East Paly和“童年邻居”The Childhood Neighbor)作为翻译材料。意在呼吁人们关注在国内处于新兴发展的生物医疗投资市场和创新创业市场。根据对翻译材料的分析,译者发现文本各部分的文本类型和功能差异不大:主要是信息型文本,其次有部分表达型文本。译者选取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策略为指导,以使译文达到更好效果。译者在对保持原文准确性的基础上,为了不让文本过于枯燥而对部分语言加以润色,使目的语读者能阅读到更具美感的语言。该报告包括五章,第一章为概述,介绍了对翻译材料的大致分析(作者与文本)、相关背景介绍和翻译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过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翻译进行和译后审校:准备过程中,译者详细分析原文本后选取恰当翻译工具,在通读文本后制作术语表,保持前后翻译内容的一致性。翻译进行过程即提出共性问题并想出办法解决共性问题。审校过程主要是依据经验与外部指导使文本更具阅读性;第三章是译者选取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根据原文本特点所运用的翻译理论和策略;第四章是案例分析,译者根据原文本特点提出翻译中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句子和词汇层面的问题,句式的不易之处在于如何合理组织句子结构并忠实、准确传达原文所含信息。词汇上的问题主要在于从多个意思中选取最准确的意思。译者依照不同的侧重点对案例进行划分并加以分析,提出翻译解决方案;最后一章为结论,总结了译者在此次翻译项目中所获得的经验和领悟,译者将翻译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报告中的体会,并说明了译者的翻译中仍然存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