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以及伴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提供客观的参考证据。方法:使用Review Manager5和Stata9.2软件对搜集到的17篇中英文病例对照研究中所提取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以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指标,进行异质性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R值及95%CI(95%可信区间),对资料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并评价发表偏倚。检索pubmed(1995-2011)、ovid(1995-2011)、chochrane数据库(1995-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1)、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1)、重庆维普VIP(1995-2011)全文数据库。根据对文献的设计方法、分配方案等对文献的质量进行盲法评价。两名作者独立提取资料、评价质量,有分歧时采取协商解决。并手动搜索相关会议文献必要时写信联系作者。结果:本文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英文13篇、中文4篇,共累计病例组5505人,阳性者1151人,阴性者4354人;对照组11384人,阳性者1044人,阴性者10340人,通过异质性检验X2=90.21,P<0.00001,I2=82%,因此合并效应量OR采用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OR2.59,95%CI(2.01-3.35),不包含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有偏头痛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与未患偏头痛相比是其2.59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亚组分析中中文文献研究OR5.20(4.12-6.56),英文文献研究OR2.11(1.68-2.65);只研究女性偏头痛研究OR2.55(1.77-3.65),不区分性别偏头痛研究OR2.61(1.78-3.84);<50岁研究OR2.30(1.75-3.02),>50岁以上偏头痛文献组OR4.31(2.85-6.53),以上结果均不包含1,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且对是否伴先兆偏头痛以及青年女性偏头痛患者与脑卒中的关系分别进行了meta分析,伴先兆偏头痛OR1.24(0.85-1.79),包含1,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证据尚不足以证明伴先兆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青年女性偏头痛OR2.40(1.71-3.35),不包含1,说明说明青年女性偏头痛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增高趋势,其比值为2.40倍,且有统计学意义。文献的质量通过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需要再纳入2331篇无统计学意义的文献才能改变检验结果,使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结果是可靠的。结论:本研究提示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青年女性偏头痛患者较其他人群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更高,但是尚无足够证据证明伴先兆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患者相比会增高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有待今后更多的高质量的文献加入这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