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研究恽寿平的文献比较多,如潘茂著的《常州画派》,中央美术学院穆文杰的“幽淡荒寒刻露清秀—恽寿平山水画研究”,叶鹏飞著的《南田遗韵》,蔡星仪著的《恽寿平研究》,陈少卉的文章“恽寿平绘画中深藏若虚的遗民情怀”,湖北美术学院王敏的论文“恽寿平的没骨法对当代拓展水墨画语言的启发”,白焕霞的硕士论文“恽寿平没骨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当代花鸟画的影响”等等。这些文献对恽寿平的研究的视点各不相同,但是大多停留在恽寿平的生平,恽寿平的山水画成就及艺术特色,恽寿平没骨画的历史渊源,没骨画的艺术特色等。恽寿平云:“是道与兄独步,吾耻为天下第二手”这是历史上常州画派产生的公论,李鸣楼先生对此提出了质疑,撰写三篇文章“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经济学考”,“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畦径说考”,“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友谊说考”从恽寿平的生活状况,从恽寿平对摹古与写生的理解,从恽寿平与王石谷的友谊等方面阐述了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也有众多理论家谈到了恽寿平没骨画的画品,然而,很少有人涉及到恽寿平画品产生的原因,以及恽寿平画品对当代花鸟画家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个案等研究方法简要论述了恽寿平生平、艺术特色之后,着重论述了恽寿平的画品。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笔者把恽寿平没骨画画品之内涵概括为“创新和人文关怀”,重点论述了恽寿平画品形成的脉络,并举例论述恽寿平画品对当代花鸟画家赵治平的影响,以及对笔者毕业“扇画”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