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属于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有70多个城市和460多个县受到滑坡灾害的威胁及危害,平均每年造成15亿至23亿元的经济损失,降雨引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由于边坡的地形地质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复杂性和降雨等外在因素的随机性,预报滑坡是灾害预测领域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的是在前人研究成果上,基于GPS气象学原理反演出湖南省73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探究大气可降水量和降雨量的关系。并基于强降雨是激发滑坡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这一思想,研究降雨过程与坡体变形的关系,进而开展区域滑坡灾害预警预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的阐述了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方法。重点介绍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建立了湖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2)研究了利用气象参数直接转换大气可降水量的方法,建立了不同精度的大气可降水量直接转换模型。(3)将BP神经网络理论应用到短临降雨预测,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GPS可降水量降雨预测模型。(4)基于蓝山县山口村滑坡位移探讨滑坡位移量和降雨量的关系,建立滑坡监测预报模型。将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滑坡的稳定状态、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检验防治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区域滑坡灾害发生的时间预警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