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体制改革,之后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地经营的模式。从农地经营规模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土地承包中过分要求的耕地质量平均化,承包后农户的平均农地经营规模仅有0.53~0.63公顷左右,而且地块零碎,每家农户的承包土地被平均分割为9.7块,因此,虽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经济,但其实质是延续了小农经营模式,带来了土地细碎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各类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愈演愈烈,小规模经营在这种竞争中优势很小,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开始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因此,对于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一直是农村土地利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此外,现代发展理论除对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物质因素关注之外,非物质因素的重要作用也已经被诸多学者所关注,而村庄社会关联作为一种非物质因素对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对农地利用效率和农地流转方面的影响已经有所研究,村民关联与农地规模经营关系的研究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新方向。基于上述背景,为研究村民关联和农地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探究从村民关联角度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途径,本文使用基于AMOS17.0软件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四个村民关联维度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和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的模型,详细探讨了四个村民关联维度对农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的路径关系,同时对走访调查中发现的农地规模经营典型案例进行叙述分析,通过相关性权重法和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典型案例中抽样村民小组的村民关联度值和各维度关联度值,分析村民关联和各维度关联水平与农地规模经营的关系,并进一步针对特定的农地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分析其与四个维度关联水平高低的相互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村民关联四个维度情感关联、认知关联、经济关联和行动关联对农地流转意愿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6、0.58、0.38、0.20,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19、0.39、0.21、0.32,说明村民关联对农户意愿有正向影响。(2)认知关联潜变量对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和规模经营意愿的总体影响均最大,路径系数分别为0.58和0.39,且涉及权利主体行为的观测变量对认知关联的贡献较大,说明村民对村中权利主体特别是村干部的信任度、行为的认可程度对村民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意愿具有导向作用。经济关联潜变量对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的总体影响较大,路径系数为0.38,且村民间结伴外出打工和生产资料信息共享对经济关联贡献较大,说明村民间经济关系的稳固程度对村民间是否愿意流转土地影响较大。行动关联潜变量对农户的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总体影响较大,路径系数为0.32,且村民共同出资出力修路、渠等公共设施和村民共同抵抗自身权益受侵害对行动关联贡献较大,说明村民行动一致性的出发点一定程度上在于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考量上,不管是农地转入进行规模经营方还是农地转出方,意识到农地规模经营的利益,才会对产生高度的行动一致性。(3)情感关联较其他维度对农户意愿的影响较弱,从村民间情感依附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上看,经济利益关系已成为影响村民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农地规模经营各种组织形式中,情感关联成为一种稳定变化的基础性关联形式。(4)从定性分析来看,进行农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的村民小组的村民关联度和各维度关联度值明显高于无农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的村民小组的关联度和各维度关联度值。规模服务型的规模经营组织形式的实现与村民间的经济关联、认知关联和行动关联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影响;家庭经营型的组织形式与认知关联水平和经济关联水平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实现和村民间的认知关联水平、行动关联水平关系密切,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