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和日语定语标志「の」。论文首先对“的”、「の」进行了分类,并且梳理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即作为定语标志的“的”、「の」,以此确定了研究方向。论文的第二部分结合实际的语料,从对应、不对应和两可这三方面对“的”、「の」的对应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在汉日偏正短语修饰标记的使用上,汉语只用“的”,可日语除了「の」之外,还有「い」、「しい」、「なだ」、「る」、「する」等其他标记;论文第三部分进一步指出,“的”、「の」的隐现情况并不与其对应情况一致,因此先从正项和偏项的不同语义关系出发,得出在不同语义关系下,汉日修饰标记共有六类不同的的隐现情况;论文的第四部分先引入了板块与凸显、形合与意合等几组概念,得出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板块存在,只是日语是形合倾向的语言,板块的范围稍小一些。针对第三部分指出的六类不同隐现情况,归纳出影响汉日修饰标记隐现规律不同的原因有三:一是受板块和凸显的制约,二是被形合、意合的语言特性所影响,三是受到如构词习惯、韵律原则和语体等语用因素的制约。通过上述对比研究,以期对汉日互译工作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