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为创办适应性强、特点突出的特色化学校,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新型的教师,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卓越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强调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国家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以自然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资源,它可以照顾到本校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适应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课程论为理论指导,以基础教育现状和现代化要求为背景,结合黑龙江省多所农村初中学校实际,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这对于构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体育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初中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研究,结论认为:1,体育课程改革在过去的六年多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精神已为广大体育教师所熟知。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被体育教师所熟知,但实际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只有较少的学校己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3,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众多,但大多数集中于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育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惰性。另外,对于学生课程开发积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