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民的健康养成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来自于学校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黄金阶段是儿童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的人对知识的获取欲望最强烈,接受和模仿能力最强,因此对人的行为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和作用。本研究从了解云南省中学学校健康教育现状角度出发,选择从中学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现状,中学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中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和中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与行为作为论文的主干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按经济划分区域后,抽取部分地区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部分中学学校的健康教育进行现状研究,为加强和改进云南省中学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从云南省7个地级市(州),21所学校抽取了2238名学生被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目前云南省中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橱窗、板报、主题宣传和其他;调查表明学生想通过健康教育课、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来主要获取。2.目前云南省中学为中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提供方式主要以:体育课,生物课、板报宣传、专题报告会和“三生”教育课。高中阶段提供的途径较初中极端少,且时间难以保障,这是由于高中有升学压力所致。3.云南省中学中学生,对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生理和性心理卫生、艾滋病传播知识、运动损伤预防、肠道感染疾病预防知识和呼吸道疾病知识,存在性别差异。4.云南省中学生健康行为中,学生在电视行为、洗手行为、读书行为和人际交往方面,发达地区好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男女生吃早点问题上,女生好于男生,男生的早期性行为问题比女生突出,且都存在性别差异。同时,有部分健康行为存在地区、不同学校和性别的差异或差异显著。5.影响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因素:学校层面:有领导的不重视、教师认识不足、师资队伍质量不高、课时不足,组织不协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学生层面:学生自身的不重视,近一半的学生对本校开展健康教育持无所谓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