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持续不断、日益激烈的劳资冲突必然会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增长,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在当前中国,研究并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合同制度是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具有特殊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尝试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集体合同制度的定义、性质、内容、效力等方面,分析国内集体合同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运用比较法的方法,审视集体合同制度的全貌,进而总结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缺失。结合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建设性意见。第一章“集体合同制度概述”。集体合同是雇主与具有法人资格的雇主团体同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人团体,以规定劳动关系为目的而订立的契约。集体合同与个别劳动合同在主体、内容、效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外集体合同制度的历史沿革,为我们从中得到集体合同制度的历史启示提供了可能。集体合同制度的价值和效力的基础则在于宪法所保障的结社自由权。第二章“集体合同制度的构成”。本章主要论述集体合同制度的整个机制,即包括了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履行、变更和终止程序,集体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以及集体合同的责任机制等进行了法理上的介绍和探讨。第三章“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局限及其完善”。本章介绍了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立法上的不足,诸如集体合同制度的立法规定多是原则性的规定,不具有实际操作性,集体合同法律规范为企业开脱集体合同的缔约责任留有余地,相关法规之间的规定之间存在不一致等。为此,在我国现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建构下,探讨工会独立以及我国立法上明确劳动者罢工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