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也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麦卡勒斯二十三岁时,成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让她蜚声文坛。此后又陆续发表了《金色眼睛的映像》、《婚礼的成员》、《伤心咖啡馆之歌》、《没有指针的钟》等为人熟知的名作。尽管麦卡勒斯的作品主题涉及诸多领域,如同性恋、种族主义、女性主义等,但“精神隔绝”是其最重要的主题,麦卡勒斯自己也曾说过精神隔绝是她多数作品主题的根本。1941年出版的《金色眼睛的映像》毫无悬念地继承了麦卡勒斯第一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主题和风格,且在1967年由伊丽莎白·泰勒和马龙·白兰度主演同名电影。怪诞的人物形象无疑是麦卡勒斯小说的特色,《金色眼睛的映像》当然也不例外。小说讲述了在和平时期的美国哨所,五个性格不同的人物命运相互交织在各自的梦境、孤独、偏执和失败当中,最后以一场谋杀结束。麦卡勒斯用一出平淡如水的悲剧来展现人类情感疏离和精神隔绝的主题,而其中每个人物所经受的创伤正是这种疏离和精神隔绝隔绝的源头。本文试图从创伤理论的角度来解读麦卡勒斯这部看似情节简单却暗含复杂心理的作品。通过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来分析各自孤独的灵魂以及古怪的性格,同时揭示了麦卡勒斯的永恒主题——精神隔绝。本文的第一章节主要介绍卡森·麦卡勒斯的生平以及《金色眼睛的映像》这部作品。此外,还将综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节是对创伤理论大致的梳理,综述了创伤的定义以及创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与第四章将结合创伤理论,通过细读文本,分别探讨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创伤表现以及创伤形成的原因。第五章将分析小说中四个人物创伤修复的失败,随着他们最终无法完成与创伤的和解,既定的悲剧已隐隐若现。第六章基于了前文的分析,总结了创伤理论的运用有助于解开小说悲剧的源头以及人物古怪性格之谜,同时也印证了作者的写作主题:孤独是与生俱来的,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