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尤其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问题日趋严重。开发利用海相软土地区用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该地区土体压缩量大,排水固结缓慢,地基稳定性差,并不适宜在此上直接修筑建筑物。因此,如何能在地基设计及处理上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以连云港地区海相软土地基为背景,以桩基础为研究对象,进行桩基现场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并对桩基采用微分方程手段作相应理论推导,同时采用Mathematica9.0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适合海相软土桩基的计算模型。本文首先进行桩基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研究,并取土样进行相应的土工试验研究。土工试验通过密度、含水量、界限含水率,直剪及固结五个试验,确定连云港海相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提出海相软土“硬—软—硬”三层土层简化模型。通过桩基现场加载测量其地面和桩顶水平位移及转角,得到现场试验桩基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加载,绘制图表,分析得海相软土桩基的水平临界荷载和水平位移。将桩基进行微元划分及静力分析,研究海相软土桩基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单独作用下承载特性,结合土层简化模型,确立两种荷载单独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并与现场试验结果和岩土勘察报告进行比对,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基于现有水平荷载下桩基简化计算,提出一种水平荷载下桩基新计算方法微分分段叠加法,其结果较原有规范计算结果更接近于桩基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好可靠性和准确性。根据竖向和水平荷载单独作用下桩基计算模型,推导出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桩基挠曲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答,采用Mathematica9.0软件对桩基分段微分方程进行数值分析,并运用Excel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在考虑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得出桩基水平位移及桩身强度影响因素,确定桩身极限破坏区域,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