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然而由于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过度依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不足以及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等原因,我国环保产业正面临“资本缺口”和“债务融资缺口”的问题。环保产业具有初期投资大、项目回收期限长以及收益高度不确定的行业特点,这就决定了融资结构特别是债务融资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吸取国外发展的经验,更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债务融资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债务融资是资本结构的重要来源,其比例及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对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结合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研究债务融资对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而针对我国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建议是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回顾了债务融资结构相关理论以及其与经营业绩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以35家环保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一系列反映经营业绩的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以此得出的综合经营业绩指标为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里的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比率、流通股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引入传统能源行业作为非环保产业,在债务融资结构、债务期限结构、经营业绩及实证研究上与环保产业进行对比,验证环保产业在这些方面是否表现出显著的行业特点。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长期债务比率都呈整体上升趋势,但与非环保产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区别。(2)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在营运能力及经营业绩综合指标上表现出与非环保产业显著的差异性。(3)资产负债率与经营业绩负相关,长期负债比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经营业绩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经营业绩无显著相关性。(4)债务期限结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在环保产业与非环保产业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对环保产业实证研究及发展现状的分析,内部调整债务融资结构,优化债务期限结构,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外部加强政府调控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分别从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对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