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注意条件下面孔性别信息加工的ERP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孔是一种复杂的非言语刺激,携带着一个人的身份、性别和情绪等信息,其中有关面孔表情和面孔身份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对面孔性别信息加工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其在非注意条件下的加工研究更少。所以本文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非注意条件下,面孔性别信息的加工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  实验一通过比较在非注意条件下,面孔性别信息与面孔表情信息的加工时程问题来探索面孔性别信息能否在非注意条件下被加工,以及探索个体对面孔性别信息与面孔表情信息之间的加工差异问题。实验要求被试对屏幕中央的十字号的变化进行按键反应,十字号的周围是四张面孔图片,分别位于屏幕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屏幕的中央为一个变化的十字号,该十字号分为两种:一种是横长竖短的十字号,另一种是竖长横短的十字号。当屏幕中央的十字号由横长竖短变为竖长横短,或由竖长横短变为横长竖短时,要求被试对其变化做出按键反应。实验分为四个block:两个探索面孔表情信息加工的block,两个探索面孔性别信息加工的block。在面孔性别的block中,四张图片为同一性别的两积极和两消极图片;在面孔表情的block中,四张图片分别为同一积极或消极表情的两男两女。实验一的结果表明:面孔表情信息诱发的vMMN的潜伏期比面孔性别信息诱发的vMMN的潜伏期要短,并且两种信息诱发相应vMMN的脑区也存在差异。说明了个体对面孔性别信息和面孔表情信息的加工存在差异。  实验二的目的为探索非注意条件下男女面孔性别信息的加工差异。实验采用了Go/No-go范式,实验由两个block构成,每个block中有80个trial,其中60个Go面孔刺激,20个No-go面孔刺激。选用A和H两个字母分别与Go面孔刺激和No-go面孔刺激进行匹配来满足刺激图片的呈现条件一,非注意条件。实验任务为对Go面孔图片进行按键反应,对No-go面孔图片不做反应,即对与Go面孔图片相匹配的A或H字母进行按键反应,对与No-go面孔图片相匹配的H或A字母不做反应。结果发现:在非注意条件下,男性面孔比女性面孔作为No-go刺激更有效,即No-go男性面孔比No-go女性面孔更能有效的抑制个体的行为与脑电反应。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两个实验对面孔性别信息在非注意条件下的加工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面孔性别信息可以在非注意条件下被加工,并且对男女两性别面孔本身的加工存在差异。实验一通过借助面孔性别信息与面孔表情信息的加工比较,又进一步揭示出了个体对面孔性别信息与面孔表情信息的加工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般来说,大坝进入老龄阶段以后,其几何学、物理力学、水利学、热力学、化学等综合特性将随着坝龄的增加而逐渐恶化,直接影响大坝的使用寿命和健康安全运行。本文首先从大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学习,有30%的儿
心理资本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关注人的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对于人的学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这一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所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