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需要,自1999年起,我国实施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政策,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这一政策的推行促使我国大批多校区、大规模的高校出现。伴随多校区高校产生而来的诸多办学弊端也相继出现。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通过对多校区高校办学成本数据资料的搜集,对多校区高校成本问题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梳理,以求对多校区高校办学成本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客观而理性的认识和评价,对多校区高校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从成本的核算、控制、分担等角度对多校区高校办学成本的管理提出可行性意见。本文以多校区高校的办学成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了多校区高校办学成本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办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并对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概括,分析了影响高校多校区办学成本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以某一多校区高校为例,通过对其多校区前后的办学成本构成比例和成本使用效率等状况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高校多校区办学中成本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力图从成本的核算、控制和分担角度对高校多校区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成本管理问题和学校财政压力等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在导论中对于多校区办学成本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了分析概括,提取了之前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详述,并对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解释。第二部分阐述了办学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共经济理论、成本分担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为主,并解释了各种理论与办学成本研究的关系。第三部分对影响多校区办学成本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包括通货膨胀、供需矛盾和学校所在地经济状况,以及国家政策和高校间的竞争等,而影响办学成本的内部因素主要涉及了学校的规模、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学校的管理水平等。第四部分是以某一多校区大学为例,对其多校区办学前后的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显露出来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即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多校区高校办学成本的有效控制和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合理性意见,其中包括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审视办学成本的运行过程,从成本控制的角度严格限制高校成本的使用额度,从成本分担的角度缓解高校办学过程中成本增加的压力,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