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V-ⅠICP22对HCMV主要即刻早期启动子结构的效应分析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Dlex Virus,HSV)是同属于疱疹病毒科、具有复杂结构的DNA病毒,其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同时,由于这类病毒的基因组具有类似于真核细胞的复杂基因结构,因而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工作中表现出重要韵意义。 人巨细胞病毒(HLlman cytomegalovirus,HCMV)主要即刻早期(Ma.jorImmediate-Early,MIE)启动子在HCMV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很强的转录启动能力,其顺式调控元件在这一区域形成多次重复的特殊结构,而这些元件及其组合方式在转录启动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实验发现HSV-I即刻早期蛋白ICP22能对多种病毒及细胞启动子及增强子发挥极强的转录抑制作用,但是作为HSV其中一个立即早期蛋白,人们对它的了解相对于其它四个立即早期蛋白还相对较少。因此,本实验的研究重点是探讨HSV-1病毒立即早期基因ICP22对各种真核基因启动子的抑制作用,并同时利用其对强启动子H(NV的主要即刻早期(Major Immediate-Early,MIE)的结构进行分析。 实验利用CAT(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CP22对各种不同的HCMv即刻早期基因启动子结构元件及突变体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各种元件在ICP22存在的情况下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转录效应,但它们组合后形成的不同突变体以及完整的HCMV MIE启动子所表现的转录效率又不是这些元件功能的简单叠加,并且其特定的组合方式能够拮抗ICP22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筛选前的小鼠组织细胞肉瘤L-Ⅱ与筛选后的具有高转移能力的第9代转移瘤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与淋巴瘤侵袭和转移相关的差
目的探讨MUM-1和CD138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穿标本的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设7例正常肝组织和2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8例
目的: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目前所用的商品化疫苗只能产生短期免疫效果,且缺乏不同血清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对大鼠幽门、胃窦离体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和电场刺激(electrical field stimulation,EFS)、P物质(substance P,SP)引发的幽门、胃窦离体
急性腹膜炎引起的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理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顽固性低血压、广泛微血栓、血流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成为器官功能障碍或结构损伤、导致患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