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结构分析

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6年国务院又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并将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8市纳入该规划。由此,无论是在安徽省域层面还是在长三角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地位都得到极大提升。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历史上就与长三角中心城市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往来。但相较于苏浙两省城市来说,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还相对较弱,不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为了充分利用长三角中心城市对皖江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加快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本文以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域现有空间经济联系的特征,综合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相关理论,采用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基础,结合可达性分析、中心职能强度指数的定量分析,构建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测量模型,对所研究区域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测算,并结合定性分析和动态分析对比,揭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结构的主要方向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皖江城市带各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空间经济联系,联系强弱主要体现在相互之间经济联系量的大小。影响空间经济联系量的主要因素有距离、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建成区面积、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及各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等,其中距离的影响最为突出。测度结果表明,总体上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大小依次为:南京、上海、杭州;具体到皖江城市带各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又是非均衡的。针对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现状,应该通过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增强产业承接能力;积极参与区域分工,深度融入长三角;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增强皖江城市综合实力,促进经济互补发展等措施来促进皖江城市带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从而进一步密切相互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
其他文献
<正>叶舒宪先生的新作《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面世了。不过,这部著作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史学著作,而是以神话历史理念来考察中华文明发生期文化原型的史前史。所谓神话历史,借
“西电东送,区域联网”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战略。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快速、高放大倍数励磁系统的广泛采用,低频振荡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发电机励磁系统中附加电力系统稳定器PSS(power system stabilizer),是抑制低频振荡的主要措施。合理配置PSS参数,可以优化PSS抑制阻尼的效果。国内外专家应用细菌觅食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等智能优化算法对PSS参数协调优
<正>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神话浩如烟海。学术先贤们徜徉在神话文献的浩瀚海洋中,潜心耕耘,留存下许多可供后学瞻仰的经典著述,成为珍贵的学科奠基性财富。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原
在学界曾引起一时轰动的"熊龙"说,把论述的焦点集中在红山文化的玉雕熊龙和辽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狭小圈子里,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红山文化中的玉雕熊龙比彩陶龙要晚,而后者
对于现代学习资源环境下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经验研究——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质量的应用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应用现状,分析思维导图在语
今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学校的教学课堂上,对老师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用有声有色、活泼生动的课堂形式吸引了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交互
台风风暴潮是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每年给沿海地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损失,开展风暴潮灾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是进行风暴
为了解徐州地区家鼠犬新孢子虫的流行情况,从徐州不同地区采集家鼠脑组织样本,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其总DNA,运用特异PCR检测徐州地区家鼠犬新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并将PCR阳性样本
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指出,"每一伟大民族都有其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民族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这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