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和氮素管理对旱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3~2004年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进行。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和氮素管理对旱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营养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影响旱稻产量、氮素利用和稻米品质的水分和氮素因子,提出适合提高旱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水分和氮素管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试验条件下,水分对旱稻产量有直接作用。水分投入超过650mm时,水分的增产作用不再显著;产量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最佳值,以705mm水分投入配合75kg·hm-2施氮量的产量最高。旱稻产量年际变化较大,2003年均值为2.67t·hm-2,2004年为5.32t·hm-2。水分和氮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则因降水年型而异,水分较为充足的年型(如2004年),以水分投入较少处理的最高;降水偏少的年型(如2003年),则以较多水分投入处理的高;水分投入相近时(618mm和648mm),以穗分化前胁迫其后充足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穗分化前充足灌溉其后胁迫处理的高。 试验土壤背景下,旱稻植株氮素含量、累积量和同化量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水分仅对同化量有明显的影响。施氮条件下,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降低,随水分投入增加有提高的趋势。水分投入相近时,以穗分化前限量灌溉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穗分化前充足处理。 稻米外观品质主要受水分的影响,充足水分处理对其形成不利;不施氮和较低水分投入对碾磨品质不利;蒸煮品质和粗蛋白含量主要受施氮量的影响,且均以不施氮或低氮对二者形成有利。米质指标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是出糙率和粗蛋白含量正相关;产量性状与米质性状间的相关则主要是千粒重与长宽比间的负相关。 因此,生产中如以高产为目的,应以充足水分投入配合低、中氮(75kg·hm-2、112.5kg·hm-2)素为宜;如以品质为目的,则以较低水分投入(650mm~675mm)配合不施氮或低氮为宜。而675mm水分投入配合不施氮处理可兼顾产量和米质。
其他文献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要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本质,灵活巧妙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的积
1医院信息的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所涉及的硬件、系统集成、网络建设、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等,要求价格透明、型号、配置、功能和性能等参数要确切。安装调试工期短,验收标
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关乎土壤质量、作物生长以及农业发展,因而是土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榆林地区作为西部的典型区域,生态系统脆弱、生存环境恶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较为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大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磷素的缺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目前限制农林业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集约化农业生产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就要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展现高中数学
通过水培试验和大田试验,采用6个玉米品种:吉单27、郑单958、吉单50、良玉88、良玉66和四单19,探讨在不同氮水平下,不同品种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SPAD)的变化规律;明确不同品种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对氮肥的响应;阐明不同品种玉米根系特征、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从而判断这些指标是否可以作为选择氮高效玉米的鉴定指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知识传播的效率,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特征,发挥学科优势,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凸显课堂的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学好数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开发智力,而且还能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
让学引思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同时强调教师引导作用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其更加注重通过引导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现阶段研究较为重视数量结构优化,而缺乏科学合理的空间配置方法的问题,利用蚁群算法应用于多目标优化过程的优势,对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本文以宁强县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宁强县2014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土地利用布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