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449c-5p调控主动脉瓣退行性钙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风湿热发病率下降及老龄化加剧,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DCAVD)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目前DCAVD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心衰、晕厥甚至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尚无有效药物能预防或延缓其进展,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这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探讨DCAVD发病机制,从而及时有效的干预其进展,将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往认为DCAVD是退行性钙磷沉积不可逆的被动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DCAVD是类似成骨样分化受多因素调控的主动过程,涉及慢性炎症反应、脂代谢异常及钙盐沉积等。至今,DCAV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Mohler等已分离出瓣膜间质细胞(VICs),并证实其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成骨细胞样细胞,并形成钙结节。研究证实主动脉钙化瓣膜中成骨细胞和骨组织的标志物表达升高,如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骨桥蛋白等,提示钙化相关因子可能参与DCAVD发病过程,VICs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是DCAVD发病的重要基础。microRNAs是细胞内重要的非编码调控分子,可参与调控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VICs结合miRNA是研究DCAVD发病机制的一个新视角,存在为DCAVD提供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潜在价值。本研究采用niRNA芯片技术筛选出调控DCAVD相关的miRNAs,从中选取miRNA-449c-5p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验证其功能,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探讨其调控机制,以期阐明DCAVD发病机制,寻找其早期诊断及干预措施。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心脏内膜微生物感染,可伴赘生物形成,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关于活动期IE手术时机及效果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传统上多倾向于内科治疗,即手术多在正规有效抗感染4-6周,体温正常,血培养阴性后进行,但在此期间,易发生心功能不全、栓塞等,病死率较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活动期IE血培养及药敏结果,为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并进行长期随访,以探讨早期手术疗效。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差异miRNAs筛选及目标miRNA确定:对瓣膜钙化组织和相对正常组织提取RNA,通过miRNA芯片技术测定miRNA表达情况,筛选出差异miRNAs,从差异miRNAs中选取miRNA-449c-5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验证其差异表达。2、VICs培养和鉴定:术中留取人正常主动脉瓣膜,采用改进的胶原酶消化法获取VICs,并对VICs进行细胞表型鉴定。3、差异性表达1niRNA-449c-5p的功能验证:将miRNA-449c-5p mimics、inhibitor和negative control分别导入VICs,模拟过表达和低表达miRNA-449c-5p,进行转染效率测定,然后进行成骨诱导,在7天和14天进行RT-PCR、Western blot、ALP活性测定及茜素红染色,验证miRNA-449c-5p对VICs成骨分化的影响。4、miRNA-449c-5p调控VICs成骨分化的机制:通过miRNA专业靶基因预测网站,初步预测miRNA-449c-5p靶基因,再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两者结构匹配程度,最后通过SiRNA技术验证靶基因的真实性。5、VICs成骨诱导中,IL-6对miRNA-449c-5p的调控作用:首先,收集VICs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24h、48h的培养基,检测其IL-6浓度;其次,VICs培养基中,加入IL-6对其刺激,分别于加入前和加入后24h、48h收集细胞,行miRNA-449c-5p测定。6、动物实验:将miRNA-449c-5p agomirs、antagomirs及negative control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入Balb/c小鼠体内,分别过表达和低表达miRNA-449c-5p,然后皮下注射Vitamin D3诱导软组织钙化,6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测。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活动期IE患者血培养结果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早期外科治疗,术后长期随访。研究结果:1、成功筛选出DCAVD相关的差异miRNAs,并从中选取miRNA-449c-5p作为研究对象;2、成功分离出VICs,并对其表型进行了鉴定,证实其达到体外实验要求;3、对miRNA-449c-5p进行功能研究,动物水平、细胞水平、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研究显示,miRNA-449c-5p能够调控VICs成骨分化;4、通过靶基因专业预测网站,预测miRNA-449c-5p靶基因为Smad4,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Smad4为其靶基因,最终确定miRNA-449c-5p通过TGF-β/Smad通路调控VICs成骨分化;5、证实VICs成骨分化中,分泌型IL-6表达上调,而IL-6刺激VICs可导致其miRNA-449c-5p表达下调,从而证实DCAVD发病中IL-6可能调控miRNA-449c-5p的表达;6、活动期IE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粪肠球菌和金葡菌,围术期死亡2例,余60例治愈出院,57例术后长期随访心功能Ⅰ级42例,Ⅱ级15例,随访期均无IE复发。结论:1、筛选出DCAVD特异性miRNA表达谱;2、miRNA-449c-5p靶基因为Smad4,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在体内外水平调控VICs成骨分化;3、IE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早期手术治疗活动期IE临床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椎动脉V1段形态学研究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椎动脉V1段形态学解剖数据,分析形态学解剖数据与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为椎动脉V1段病变的诊断、介入治疗以及新介入器械的研
实验目的:探讨研究临床事件委员会,血管造影实验室,及临床医生判断对支架后血栓形成这一事件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实验背景: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中,通过介入术为患者安装冠脉
研究背景及目的经验性消融二尖瓣峡部(mitral isthmus,MI)是治疗二尖瓣环心房扑动(peri-mitral atrial flutter,PMFL)的主要方法,但盲目消融MI其本身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且PM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活动与操作。活动是实现人的某种社会职能和人与客观世界的联系的动作和行动的总体;操作是活动的一个成分,是人的有目的的动作或行为的实现方式,也是实现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发生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易患因素。方法:入选356例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肥
第一部分CD4+LAP+调节性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数量与功能变化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体内潜伏相关肽(LAP)+调节性T细胞(CD4+LAP+Tregs)的数量与功能变化。方
1.研究目的和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脂类的积累和大动脉血管纤维元素。慢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激活的白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工厂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化工厂、造纸厂等工厂的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峻,给国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而解决工业废水污染问题就必须对水质进行检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自动分析软件对正常主动脉根部各径线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正常主动脉根部的患者,接受3D-TEE检查后使用eSie